返回

第284章 花木兰、穆桂英有何典故?【求追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84章 花木兰、穆桂英有何典故?【求追订】 (第3/3页)

    刘宽开了个头后,发现在场包括朱标在内,居然仍是一片茫然。显然,在明初《木兰辞》大概属于极其偏僻的诗歌,很少人知道。

    他也懒得背诵全文——老朱等人若想知道,回头让人一查就行了。

    “大概是嘉靖到万历年间,一代奇才徐渭将《木兰辞》改编为戏剧作品《雌木兰替父从军》,后来就演变成了一个流行戏剧,到了后世更是被改编为电视剧、动画、电影,几乎让人人皆知花木兰。”

    “至于穆桂英,则是戏剧《杨家将演义》中的著名女角,而《杨家将演义》则是由明代家搜集宋元时期民间流传的杨家将相关故事汇总改编而成。”

    “在这故事中,宋朝由杨业传下的将门杨家也是满门忠烈,儿子、儿媳乃至孙辈,几乎尽数为大宋战死沙场。”

    “而穆桂英则是杨业的孙媳,也是杨家最后的掌家主母——后世与之相关的最有名的一出戏剧便叫做《穆桂英挂帅》。”

    “不管是《花木兰》,还是《杨家将演义》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内容不少,陛下、皇后娘娘若感兴趣,以后得闲了微臣可以慢慢讲来。”

    朱元璋、马皇后一笑,明白刘宽的意思是今天不好讲。

    于是,朱元璋便问:“后世既然能将近似虚构的花木兰、穆桂英拍成影视,为何不拍秦良玉?”

    刘宽道:“真实原因微臣也不得而知,但网民们猜测有三大原因。”

    “其一,秦良玉是唯一载正史的女将军,又是民族英雄,大概是后世那些拍戏之人担心拍不好挨骂。”

    “其二,据说因为秦良玉的白杆兵当年在浑河之战中将满清八旗军杀得太狠,因而遭到忌恨——后世毕竟离清亡国不过百年,仍有前清势力遗存,从中作梗,使秦良玉相关的影视剧不能上映。”

    “至于第三嘛,则是因为秦良玉的故事虽写于正史,可在民间却没多少人知晓,没有知名度,也就没有热度,所以才没人去拍。”

    听了刘宽的解释,朱元璋等人一时讶然。

    如果说第一个、第三个原因他们勉强能理解,那第二个原因就难以理解了。

    不过老朱也没有追问,回头看了眼后面,见孩子们都开始开小差了,他便道:“行了,秦良玉的事便说到这里吧,准备放电影。”

    “是。”

    第二更。

    晚安~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