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1章 海贼守国门,流寇死社稷!【求追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81章 海贼守国门,流寇死社稷!【求追订】 (第2/3页)

,可在当时他其实被叫做朱成功。”

    “至于郑成功后面抗清及收复东藩岛的事,方才视频中都讲得差不多,微臣便不多讲了。”

    刘宽讲完,其余人还在沉思,朱棣便忍不住叹道:“这郑成功对咱大明忠心倒是忠心了,可军事能力未免差了些,都围攻南京了,居然还能因连胜轻敌而败,实在可惜。”

    朱元璋也觉得郑成功最后一次北伐失败殊为可惜,但他考虑问题却更加全面。

    尤其想到南明那些皇帝都是朱棣子孙,都没能守住南明几年,他听见朱棣这番话便莫名生气。

    于是瞪了朱棣一眼,道:“南明第一个朝廷时,清军尚未曾过江,弘光朝都未能守住一年。郑成功以沿海起兵,必然兵力不足;又会合各路义师,多半号令不一,内部多有龌龊。”

    “这般情况,能连战连捷已然不易,但大局注定了,他只要亏输一场,北伐便要失败——这般情况,便算将你放过去,表现也未必能比他好多少!”

    朱棣这才想起,南明那些无能皇帝多半都是他的子孙,便低头道:“父皇教训得是。”

    但他又有些不甘心,于是又道:“三妹夫,那隆武帝听着确实不错,可否讲讲他的事迹?”

    ‘看来朱棣是想用隆武帝这个后代挽回点颜面啊,可了解隆武帝事迹,只怕老朱更加生气。不过朱棣让讲,我也不好不讲。’

    想到这里,刘宽便道:“隆武帝本唐王一系,其祖父因宠爱妾生子,想要废除其父世子之位,于是将其父子都囚禁了,想要活生生饿死。”

    “幸亏有个小官暗中帮忙送些糙米饭,隆武帝父子才勉强苟活。”

    才听了个开头,老朱一家子就都惊讶得瞪眼。

    宠爱妾生子,要饿死嫡子嫡长孙?

    这特娘的什么人呀?!

    朱元璋更是扭头,目光如刀锋般斩向朱棣。

    朱棣则满心后悔,暗道:俺咋这么欠呢,非要问那啥隆武帝的事。还有刘宽也是,把这段瞒住不讲不行吗?就不知道给俺留点面子。

    “隆武帝虽身处牢笼苟活十六年,却勤读不辍,志存高远。后来眼见老唐王将死,那妾生子便毒死了隆武帝之父。”

    “老唐王要封妾生子为世子,被当地官员警告,才不得不罢休。之后老唐王去世,隆武帝这才得以即位为唐王。”

    “唐王即位后锋芒毕露,在宗室问题上与崇祯帝多有冲突。后来清军围困北京,他不顾朝廷规定,招兵买马,率领上千护军北上勤王,路上被农民军所阻。”

    “待北京解围后,崇祯帝得知此事,忌惮之下便将隆武帝废为庶人,囚禁于凤阳高墙内。而这一次囚禁,又长达七年。”

    “北京城破,崇祯自缢殉国,当时一小部分官员看重隆武帝能力,本想将其从凤阳高墙内接出来继任为帝。”

    “但当时扶保福王一脉的势力更大,且先行一步,让福王登基为帝,即弘光帝。”

    听到这里,老朱、朱标都记起,刘宽曾说第一代福王乃万历宠妃之子,野史中说其因为太胖被李自成农民军做成福禄宴分食了。

    虽然野史不靠谱,但也说明了福王一脉不得人心。

    没想到南明那些大臣竟多数支持福王为帝,怀的什么心思可想而知。

    “隆武帝当时虽没能登基为帝,但被放了出来,并恢复了唐王爵位,并随其他藩王一起被迁移到了江南。”

    “后来弘光朝廷破灭,比唐王即位次序更高的潞王直接降清,唐王这才得到郑氏扶持,在福建登基为帝。”

    “可惜彼时隆武朝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