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朱高煦被请家长,水运机械自鸣钟!【求追订】 (第3/3页)
虑到督办日国之事于名声有亏,朱棣便不得不多想了。
“看来父皇终究对俺有些不放心,只怕是担心他去后,俺从藩国提兵杀回大明,威胁大哥这一脉的皇位。”
以道衍和尚的智慧,自不会在此时挑拨朱棣和朱元璋的父子关系。
他道:“或许陛下只是觉得殿下还需多些历练,甚至舍不得殿下太早去往海外也说不定。”
朱棣没有继续揣测朱元璋的用心,而是握拳道:“为今之计,俺只有尽快督办好日国的‘改稻为桑’、‘移民’之事,才能就藩了。”
“这两件事若要全部完成,至少也需要十年功夫,甚至花个二三十年也说不定。”
“父皇便是再舍不得俺到海外就藩,也不会留俺十年。所以,咱们应该只需将这两策布置到日国,初见成效便可。”
道衍含笑点头,“殿下聪慧,陛下应该就是这么想的。”
“那日国之事,便需要大师为俺多多参谋了。”
“此贫僧应为之事。”
接着,两人便在屋里低声商讨起来···
几日后。
工部主事郭天问将刘宽请到了机器制造局,向他介绍局内自动机械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制成果。
“郎中请看,这便是我等根据您的描述所研制的水运机械自鸣钟。此钟只要那水池中水不干,便可一直运转,且会在每个小时自鸣报时!”
郭天问站在一座房屋那么大的机械造物前,颇为得意地介绍道。
刘宽朝这机械造物看去,只见其高一丈多,长宽各三丈有余,由许多齿轮、杠杆等机械部件构成。
而最显眼的,便是最前方由黄铜打造的,直径九尺多的巨大表盘。
表盘上镶嵌了1至12这十二个数字,且每个数字间都有四个刻度,加起来就是五小格——这已经跟刘宽印象中后世的自鸣钟表盘没什么区别了。
虽然主意是刘宽给的,可当他站在这座房子大的机械自鸣钟前,依旧颇觉震撼。
回过神后,他便问:“这自鸣钟可否缩小?又能缩制到多小?”
郭天问道:“若只有齿轮、杠杆之类的金属部件,便是缩到一尺大小也做得。可若想继续以水力运转,估摸着最多能缩小到六七尺的样子。”
刘宽道,“那你们便设法研制出机械发条,或改进自鸣钟的水运系统——自鸣钟若太大,是没法向民间推广的,用处便少很多。”
郭天问点头,“郎中放心,这两方面我们都在研究,也许要不了两年就能突破。”
“那我便等你们的好消息。”
刘宽离开机器制造局后便前往宫中。
他来到奉先殿向老朱行礼,随后禀告机器制造局研制出“水运机械自鸣钟”之事。
最后道,“陛下,机械自鸣钟既研制成功,微臣觉得可以推广二十四小时制。”
其实中国古代早有小时概念,一个时辰本就等于两小时,只是人们几乎不用小时计时,民间乡野甚至连十二时辰都不用,只用平旦、日暮、几更天这种更加粗略的计时方法。
朱元璋并未立即接纳刘宽的建议,而是道:“说说你的理由。”
第二更
晚安~
错字后面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