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243章 朱高煦被请家长,水运机械自鸣钟!【求追订】 (第1/3页)
朱元璋道,“你应该知道,蒙元统治天下近百年,汉家百姓已染胡风,辫法胡服乃至取胡名者不知凡几。”
“北方胡化则尤其严重,一些地方的汉儿甚至不再说汉家语言,而是说胡话,汉家衣冠、礼仪更是忘了个干净。”
“咱制定衣住行等规度,主要便是为了去除胡风,恢复汉家衣冠礼仪。”
“再次,受蒙元权贵、地方豪绅影响,元末时各地奢靡攀比之风甚重,甚至影响到平民百姓。”
“许多百姓饭都吃不饱,更有不少地方动辄饥荒,却要在衣住行上相互攀比、奢靡浪费,这难道不是笑话吗?”
朱元璋说到这里顿了顿,才接着道:“这最后,则是以衣住行等方面的规度,让官、军、民等各安其分,让朝野少生祸乱。”
对于朱元璋所说的第一、第三个缘故,刘宽都料到了,唯有第二个没想到。
任何一个王朝末世都有奢靡成风、攀比严重的现象,蒙元立国本就不曾朴素过,元末时奢靡之风自然更加严重。
明初百废待兴,老朱消除奢靡、攀比之风无疑是正确的。
但听了老朱这么一番话,刘宽却摸不准他是否要接受放宽衣住行等方面约束的建议——这方面约束放宽后,大明肯定会奢靡之风渐起,但也确实能促进消费。
就看老朱怎么决定了。
朱元璋并没有考虑多久,便道:“而今天下承平十数年,确实非咱初立大明时可比。”
“咱既然要重工商之事,衣住行等方面的约束太过严格确实不合适,咱会让内阁与礼部详议此事,酌情放宽约束。”
“不过衣住行等方面不少规度都涉及礼仪,礼不可废,所以你也不要对此事抱有太大期待。”
刘宽见老朱勉强接受了建议,还是颇为高兴的,当即道:“陛下所言甚是,不过,纵然是稍微放宽些约束,也是能促进消费的。”
朱元璋没就此事多说,而是问:“你可还有别的事要禀奏?”
“并无。”刘宽说着拱手行礼,“微臣告退。”
待刘宽离开,朱元璋想起刘宽先前所说的几件事,先对朱棣道:“老四,日国之事你需得用心督办,不得轻忽。”
朱棣抱拳道:“儿臣明白,必不负父皇所托!”
朱元璋又道,“孩子教育之事,你不在王府,便嘱咐妙云抓紧些,尤其是你家老二、老三。可记住了?”
朱棣无奈道,“儿臣记住了。”
“标儿,放宽衣住行等方面约束之事便由你督办——你不必详细过问,抓总即可。若凡事都要你亲自劳心劳力,咱养那些官员作甚?”
朱标、朱棣都颇为意外。
因为朱元璋既让朱标督办此事,就意味着衣住行之约束放宽得绝不止一点点。
朱标是乐于此事的,当即拱手道:“儿臣领命!”
···
···
却说朱棣回到京师的燕王府,便瞧见徐妙云在用戒尺打朱高煦的屁股。
话说徐妙云虽出身武将家庭,却自幼喜读书,有过目不忘之能,博览群书后其学识不下于一些宿儒,有“女诸生”的美誉。
原本她是不会如民间妇人般,逮着儿子打屁股的,至多是用戒尺打几下手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