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0章 老朱问丝绵经济,让日国改稻为桑【求追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240章 老朱问丝绵经济,让日国改稻为桑【求追订】 (第1/3页)

    “自金陵纺织厂成立,半年来两次增加纺织机器,如今已有织造机器一百台,可日产棉布三千匹!若一月不休,便可织造棉布九万匹!”

    “至于其生产的棉纱,那就更多了,本厂织布只能消耗两三成的棉纱。”

    “户部见蒸汽纺织机器如此犀利,便奏请继续扩大金陵纺织厂规模,并再开办一座蒸汽纺丝厂、蒸汽丝织厂,甚至请在苏州、杭州等地开办类似的纺织厂。”

    “此事你觉得咱是否该允准?”

    原来是这事。

    听老朱问的是经济民生方面的问题,刘宽顿时认真不少。

    他稍稍思考后,问:“陛下,如今金陵纺织厂生产的棉纱、棉布是如何售卖的?”

    朱元璋看向朱标,“标儿,户部之事多是你在督办,此事便由你来说吧。”

    “是。”朱标应了声,便道:“关于金陵纺织厂产品的售卖自是听取了妹婿当初的建议——多出的棉纱三成卖给京师民间织坊,七成分销往其他省份。”

    “棉布的话,则是一成在京师销售,剩余九成都销往海外。”

    其实大明如今并无“省”这个行政名称,但前元有,刘宽也动不动会用省替代布政使司,于是老朱、朱标等人在日常谈论中便也用“省”,正式公文中自然仍是“某某承宣布政使司”。

    刘宽听了朱标的话,又问:“那朝廷可有派人调查过去大半年京师及各省的棉纱、棉布价格波动?”

    朱标道:“京师我倒是派人详细调查了一番,但其各省则只是让官员上报,只得到了一个大概情况。”

    “过去大半年,京师棉纱、棉布价格都有所下跌,且棉纱价格下跌明显。”

    “地方上的棉纱、棉布价格也有所下跌,其中又以直隶江南为最,不过跌的都不如京师多。”

    说到这里,朱标皱起眉头,“其实对此事我甚是不解——金陵纺织厂每月生产的棉纱、布匹虽多,可卖给大明民间的并不多,且大明有如此多的人口,怎会让棉纱、棉布价格下跌?”

    刘宽道,“太子殿下漏算了一点——大明如今承平十数年,朝廷又一直大力推广棉花种植以及棉布,即便没有金陵纺织厂的出现,大明棉纱、棉布的价格也会缓缓下跌。”

    “金陵纺织厂的出现,不过是让其价格下跌加快了点而已。”

    “由此可以想见,若朝廷大肆扩建蒸汽纺织厂、丝织厂,必然会让国内棉纱、棉布、丝绸等纺织品价格继续下滑。”

    “而在蒸汽纺织迅速扩大到一定规模后,还会面临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原料供给不足。”

    “以棉花而言,大明如今田地肯定还是以种植粮食为主,棉花种植只能排在后面。”

    “即便有新辟领土,却也增加了人口,还是得首先考虑满足新增人口的口粮。”

    “而生丝产量想要在短时间内增加则更加困难,毕竟桑树不是一年就能长成的,蚕农也需要时间培养。”

    “所以,微臣觉得,朝廷五年之内还需尽量控制蒸汽纺织规模扩大的速度。”

    “考虑到蒸汽机也需进行一定程度的保密,近几年最好只在京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