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205章 朱标的电影观后感,诸王议定海外封藩!【大章求追订!】 (第1/3页)
杂交水稻的诞生过程?
听刘宽概述了电影内容,老朱、朱标皆神色狂喜。
自从之前听刘宽提过后世杂交水稻的产量,父子二人便对杂交稻念念不忘,甚至准备凭着从刘宽这里得到的那些相关信息,展开大明的杂交稻试验工程。
如朱橚、朱桢等不知杂交稻是什么的,在向知道的人问明后,同样期待起这部电影来。
这部电影并不算太长,一是影片原本就只有一个半小时,二则是刘宽进行过剪辑,将其中不适合播放又不关键的小部分内容给剪掉了。
待老式电影片头过去后,一个孩童抓阄选择了水稻,随即画面转换为星空,并浮现三个大字——袁隆平!
老朱一家子见状,都聚精会神地看起来。
影片开头是袁老在海边接受一位外国记者采访的场景,彼时袁老已经成功研制出杂交水稻,在国际上都有了偌大名声。
影片以袁老对研究杂交水稻那段峥嵘岁月的感慨与回忆为切入点,进入到正片内容···
一个多小时后,电影到了尾声。
杂交水稻试验经历了诸多坎坷与磨难,但在袁老与其工作伙伴坚持不懈的努力与永不服输的精神下,外加冥冥中一丝运气,终于获得了空前成功!
在海南试验田的杂交水稻试验获得了大丰收,全国各地都派人前来购买杂交水稻种子,电影也在百姓欢天喜地的大丰收乐曲中结束。(电影可自己去找来看。)
与刘宽以前放过的那几部电影相比,这部传记式电影明显枯燥许多。
这一点,从电影中后期几个年龄小的孩子开始打瞌睡便可见一斑。
然而无论是老朱、朱标、朱棣等朱家男子,还是马皇后等女子,都看得目不转睛。
电影放完,老朱一家子看懂了的都感慨不已。
老朱最先开口道:“没想到这后世杂交水稻诞生的过程竟如此曲折,堪称险象环生。”
“若非那袁先生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再加上新朝高层也足够重视此事,又冥冥中有一丝运气在,这杂交水稻还真未必能诞生出来。”
“即便能,只怕也会延迟许多年。而彼时中国有众多的人口,对粮食需求巨大,杂交水稻每晚诞生一年,便不知有多少百姓饿毙于饥荒中。”
“将来咱大明的科学工作者,要是也能有如此精神、意志,何愁大明科技不进步?又何愁全球霸业不成?”
听了朱元璋这话,朱标忍不住道:“父皇,儿臣倒是觉得这影片中袁先生之经历有颇多无奈。”
“他试验过程中的那些挫折,大部分都出自人为。若在他试验之始,后世朝廷便能给予最大重视,并派将士全程保护,以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说不定杂交水稻的诞生会提前好几年。”
朱元璋听了摇头笑,“标儿,你这想法便有些事后诸葛亮了——便如你如今作为太子,是大明高层决策者,管着大明许多方面的事。”
“而朝廷下面,类似袁先生那样的科学工作者有不少,其中很多人名气甚至比袁先生更大。”
“再加上那袁先生所提之试验思路并不为大多数人认可,你会在一开始便给予最高重视,给予最大支持吗?”
老朱这番话让刘宽听得直点头。
说实话,他最初看到这部影片时,也为袁老的经历感慨,曾产生过跟朱标类似的想法。
然而这世上一帆风顺的事本就很少——影片中,新朝彼时还面对着其他诸多问题、困难,高层之中能有一位提前识出袁老这块真金,已经很难得了,甚至可以说有一丝运气的成分。
毕竟那时谁也不知,不起眼的袁老会用一种当时绝对不可思议的理论,试验获得了杂交水稻。
朱标听了朱元璋的话,稍一沉思,也幡然醒悟,略带羞愧地道:“儿臣确实有些事后诸葛了···不过儿臣依旧认为,那袁先生试验过程中的一些挫折是可以避免的。”
朱元璋点头,“确实如此。”
朱标见状接着道:“因此儿臣认为,大明若想推动科技尽快发展,除了要尽量保证科学人员的工作条件外,还需避免他们卷入朝堂争斗中。”
“最好是让他们能安安心心地搞科研,其他事都不必管,如此各项科研工作才会进展得更快。”
朱元璋天听了点头,并露出满意的笑容,随即却看向刘宽,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