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4章 叫门天子,朱棣挨揍【求追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94章 叫门天子,朱棣挨揍【求追订!】 (第2/3页)



    朱棣道:“大军撤退前的事也就罢了,半路遭遇瓦剌大军并大败一场后,那王振竟还挂念他的财物?另外,他随军打仗带那么多财物干吗?”

    刘宽想了想,道:“燕王殿下,宦官贪财难以常理度之。至于军中王振财物来源——兴许是他一路上收取的贿赂呢?”

    朱棣点了点头,又道:“那也先假意议和,先撤兵再杀个回马枪,不过是个很寻常的计策,大明君臣竟无一人能识破且都毫无防备?未免太不可思议了吧?”

    这次刘宽还没想好怎么回答,便听朱元璋哼道:“有什么不可思议的?通过之前诸事,便知那王振多半是把持了禁中,隔绝内外,寻常之人很难见到朱祁镇。”

    “即便有王公大臣见得到,以朱祁镇的昏庸无知和对王振的宠信,他人之谏言如何会被采纳?”

    “况且彼时明军才经过一场大败,只怕很多部队都是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便是想要防备瓦剌杀个回马枪也做不到。”

    朱棣想想,发现情况真的可能如此。

    这时,刘宽略一犹豫,又道:“陛下,其实后世网络上还有种阴谋论的说法。”

    朱元璋皱眉,“什么阴谋论?”

    “有人说,土木堡之变其实是大明文臣集团勾结瓦剌,故意策划出来的。目的便是将大明武勋集团一网打尽,好让大明变成之后那种完全由文臣掌控朝政的局面。”

    朱元璋听完,皱着眉问:“此说法可有实证?”

    刘宽道:“并无实证,只是后世网络上极小部分人的猜测——大部分人对这种说法是嗤之以鼻的。”

    “首先,土木堡之变葬送的不止众多武勋,六部中的好几名尚书、侍郎,还有内阁学士等文臣,也有好些个殁于此战。”

    “其次,这种猜测很有些倒果为因的意思——大明文臣权力变大在永乐朝有了端倪,到了朱瞻基在位时,朝堂活跃的便都是文臣了。”

    “可以说,即便没土木堡之变,正常发展下去,大明文臣也会逐渐掌控朝廷权力。”

    “土木堡之变葬送了众多武勋及大明京营,只不过是让这一过程加快了而已。”

    “最后,朱祁镇时期的大明文臣或许会有意识的对抗武勋集团,但若说他们能联合起来策划出土木堡之变这种大事,微臣是不信的。”

    朱标知道,朱元璋本就对文臣集团很是提防,生怕其因此事进一步打压朝中文臣,便道:“父皇,这种事确实不太可能——且不说文臣们能否策划出这般大事,即便能,他们难道不怕汉家江山再次葬送于胡虏手中?”

    “蒙元时儒学可是被打压的,汉人文臣也少被重用,多为蒙元权贵附庸。大明文臣如何肯再见到那般局面?”

    朱棣没吭声,不知在想什么。

    朱元璋眼底闪过一抹冷色,口中却道:“放心,咱还没气恼到胡乱猜测的份儿上——若有文臣敢且能策划出土木堡之变,下一步便该谋朝篡位了,哪里还有大明后来的一百多年江山?”

    他随即看向刘宽,道:“你接着讲——朱祁镇都被俘虏了,几十万京营大军也被葬送,那北京是如何守下来的?”

    刘宽道:“朱祁镇被俘后,也先等瓦剌高层得知其为大明皇帝,大喜,随后分为两派。”

    “一派认为,大明皇帝乃大元仇人——瓦剌也自视为蒙古一部,应该处死朱祁镇。另一派则认为,朱祁镇在乱军中仍能安然无恙,必是上天庇佑,主张将朱祁镇送还大明以议和。”

    “也先则认为,这是上天赐给大元重新一统天下的良机,遂以朱祁镇为质,南下攻打北京。”

    “另一边,明军土木堡大败、朱祁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