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5章 改造地貌,杂交水稻!【求追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75章 改造地貌,杂交水稻!【求追订】 (第2/3页)

一振——他还真知道视频中的批砂岩地貌在何处。

    当即答道:“回父皇,在太原府河曲及偏头关的黄河对面,西北方向,确实有这种···批砂岩地貌。正如视频中所讲,那里尽是赤色山岩,沟壑纵横,寸草不生。”

    朱元璋听了点头,道:“待咱大明将来拿下草原,倒是可以借鉴这视频中的一些方法,将那里治理一番。”

    “不求能将当地改造成绿水青山,只需如视频中一般,用沙棘、沙柳在水流经过时阻挡住部分泥沙,便对黄河中下游区域大有裨益。”

    “父皇,那批砂岩下面可还有许多煤炭呢。”朱棢忍不住提醒一句。

    晋地多煤炭,他被封过去之前便知道了,原本并不重视,毕竟当时世人喜爱烧柴、木炭,多过烧煤炭。

    但如今有了蜂窝煤、煤炉,且火车、冶炼对煤炭也有了相当大的需求,朱棢稍微想想,便知道今后煤炭大有钱途。

    他将来封藩海外可是需要很多钱的,自然不忍批砂岩地下的煤炭就那么埋着。

    朱元璋听了却一哼,道:“其他地方的煤炭难道不够咱们用吗?何必现在就动那里的煤炭?你若动了,可有后世那般手段将其变成绿水青山?”

    刘宽听了老朱的这番话,颇为敬佩,当即道:“陛下圣明,批砂岩下的煤矿确实不适合现在开采——没有治理手段,冒然开采煤矿,只会令那里水土流失得更严重,日后更加的荒芜。”

    听朱元璋、刘宽都不支持挖批砂岩下的煤矿,朱棢只好打消此心思——说到底,即便真开挖那里的煤矿,他也未必能分到一杯羹。

    倒不如在太原城附近开采煤矿呢。

    这时朱元璋想到什么,问:“刘宽,后世连那批砂岩地都能改为绿水青山,对于改造盐碱地可有更好的方法?”

    说起来,淮泗地区在北宋以前本是丰饶之地,甚至是天下粮仓之一,宋以前的扬州也因此格外繁荣。

    可自从黄河夺淮入海,数百年来,不仅水患频发,盐碱地也因此越来越多,百姓遂越来越贫苦。

    朱元璋出生于这片土地,当年持钵行乞也主要游走于黄淮大地,对这片土地的情况自是相当了解。

    虽自古以来,中国便有研究如何治理盐碱地,至今已获得不少有用之法。

    如:开浚引河,通过排水减少土壤中的盐分;又如筑堤防洪,防止土地继续盐碱化;以及利用盐碱地制盐取硝,增加当地百姓收入;种植少数能存活于盐碱地的农作物,等等。

    但看了刚才的视频,朱元璋还是希望后世有更好的治理之法。大明若能借鉴,便可令黄淮地区的百姓过得轻松一点。

    然而,在朱元璋期待的目光下,刘宽却露出了歉意,摇头道:“回陛下,后世治理盐碱地的手段肯定比此时要先进,可惜微臣并不知晓——之前微臣找到方才这个视频时,便曾想找关于治理盐碱地的资料,却并未找到。”

    “微臣只知,后世通过杂交、选育等科学手段,培育出了耐盐碱的水稻,称之为海水稻。”

    听到刘宽前面的话,朱元璋原本感到失望,可听到最后一句话,却又眼睛亮了。

    他当即问:“这选育应是指选择良种培育吧?杂交又是何意?”

    刘宽道:“回陛下,这涉及到科学中的生物学,若是要讲清楚,怕是需要很多时间,微臣只能略讲。”

    老朱干脆地道:“那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