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157章 远洋探索条件,京师火车站!【求追订】 (第1/3页)
朱标还在思虑。
刘宽则道,“灭北元以及征服高丽、日本,确实不是探索美洲的必要前提条件。”
“不过美洲大陆毕竟遥远,即便微臣能给出前往美洲的大概航线,以大明目前的航海水平,派人过去也是九死一生。”
朱元璋道,“只要能提前几年从美洲带回玉米等新农作物,探索队伍九死一生也值得——凡因此事而牺牲之人,咱都会厚恤其家人,甚至可荫其子孙。”
“咱相信,厚赏之下,大明愿意冒险去探索那美洲的大有人在。咱多派几支探索船队过去,总有一支成功归来!”
听此,刘宽便明白,朱元璋其实对此事决心已定。
这时朱棢出声道:“咱觉得父皇说得对,探索美洲关乎我大明千秋霸业,九死一生算不得什么。”
朱檀眼睛一转,同样发声支持,并且他敏锐地把握到,需要劝说的关键人物是刘宽。
便道:“老师,之前你讲述西夷开启大航海之事时,可是曾盛赞他们花费上百年时间,无数人前赴后继地到未知海域冒险,才先后开辟了绕过非洲通往东方以及横跨大西洋的两大航线。”
“西夷做得,难道我们大明人就做不得?若如此,岂不说明我大明人不如西夷?”
听了朱檀这番话,刘宽无奈一笑,道:“若能早几年打通通往美洲的航线,于大明确实大有好处。”
“微臣回头会即将北太平洋航线的相关资料,以及远洋探索所必须的技术等资料尽快整理出来,交给陛下。”
朱元璋哈哈一笑,道:“你能想通便好——要做大事,就不能太过顾虑周全,得有魄力。”
“至于说牺牲一些人,你看那古往今来之雄图霸业,哪个不是建立在尸山血海上的?”
“再说了,既有你给的资料,咱也会尽量让探索船队多做准备,给予他们足够的钱粮物资,未必就会死多少人。”
“而一旦玉米等美洲良种被带回,推广种植,便可令大明发生饥荒的可能大大减小,不知能活多少人性命。”
“孰轻孰重,善恶大小,不是很容易分清吗?”
朱标一直在思考。
听了朱元璋这番话,他便吐出一口气,干脆不就此事发言了。
接下来,朱元璋则又向刘宽询问了一些关于远洋探索的具体事宜···
进行远洋探索的首要条件,自然是得有合适的船只。
作为明史爱好者,刘宽知道,经历过两宋及元朝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航海技术和造船业也大发展。
及至明代,中国的造船业及航海技术其实已经颇为发达,且领先全世界。
若非有足够好的基础,也没有后来郑和七下西洋并远航至非洲的壮举。
明代中式海船,在船体上不仅有吃水深的V字形设计,其前尖后硕的独特设计利于乘风破浪,也是一大优点。
至于水密仓、多层甲板结构以及升降舵的存在,更是远超同时代欧洲船舶的设计。
最后,中式硬帆不适合远洋的说法也并不准确。
硬帆相较于软帆主要有两大缺点。
一是,在占据同样大小的空间时,硬帆所受风力不如软帆多,意味着其受风时的最高航速不如软帆。
二是,硬帆不如软帆容易制造和安装,其重量大,便要求依托的桅杆更高更结实,应用于大海船的上限较低。
然而中式硬帆相较于软帆的优点却更多。
其为平衡式的梯形斜帆,可根据风力变化进行灵活卷放。又因为是硬帆,需要的缆绳很少,操作起来不仅远比西式软帆简单,也更加灵活。
也因此,使用中式硬帆的船只所需水手要比西式软帆船少得多。
再则,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