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怼阴谋论,访曹国公【求追订】 (第3/3页)
除对李文忠的幽禁了。
还是那句话,李文忠是他唯一的外甥,亲的,若非逼不得已,他绝不会杀李文忠,自然也不希望其壮年早逝。
但想到李文忠当年才做上大都督的位置没多久,就对国事指三道四,在胡惟庸案前后上了三道奏章劝谏,最后一道奏章言语更是近乎指责他这个皇帝、舅舅,他便又觉得不爽。
若就这么解除了对李文忠的幽禁,他面子上过不去不说,以后李文忠说不定还会自以为是,对国事指三道四。
念及此处,朱元璋便道:“要咱解除对文忠的幽禁也不是不行,可当年的事不能就这么算了,得他向咱承认错误才行。”
朱标一听急了,“父皇,当年之事表兄若愿认错,何至于被幽禁到现在?”
“咱不管,你们负责想办法劝他给咱认错!”
朱标正要张口再劝,却忽然醒悟什么,便拱手道:“也罢,儿臣便与妹婿去试试吧。”
旁观的刘宽看呆了。
心道,你们父子俩跟我面前唱双簧的吧?
怎么说着说着,我就得去劝李文忠给老朱你认错了?
我在后世学编程的,又不是心理医生!
这时朱标笑看向刘宽,道:“妹婿,趁着离午时还有段时间,咱们这便去劝一劝曹国公吧?相信以妹婿的口才和见识,定能说动他。”
好嘛,这都不掩饰了。
刘宽知道没有拒绝的余地,便道:“微臣勉力一试吧。”
说起来,老朱的侄子和外甥都是能征善战的大将。
朱文正早年在洪都之战后心气膨胀,又觉得老朱赏罚不公,不知怎么就动了叛投张士诚的心思,被老朱察觉后,幽禁于桐城,没几年就病死了。
李文忠则是政见与老朱不同,在劝谏中话赶话,被老朱幽禁,几年后也病逝。
这般情况,也难怪后世有人以阴谋论揣度朱文正、李文忠之死。
但在刘宽看来,朱元璋本就亲戚不多,李文忠、朱文正作为他的外甥、侄子,肯定是被当做左膀右臂培养的,如历史上那样相继壮年早逝,属实可惜。
朱文正的事他是改变不了了。
但若能改变李文忠的命运,便等于为本时空的大明增添一位能征善战的名将,何乐不为?
···
朱标对李文忠的事很上心。
离开奉先殿,便让人调来马匹,他与刘宽一起骑马前往曹国公府邸。
曹国公府就在太平街,位置比刘宽的府邸更好,离紫禁城更近,一行人出了紫禁城,很快来到其府邸大门前。
只见堂堂曹国公府门可罗雀不说,外面还有成队的亲军“戍卫”。
‘曾经风光无限的大都督,如今却被软禁家中,也难怪李文忠会抑郁病亡。’
刘宽暗暗摇头感叹了句。
朱标让人通报后,府门立即打开,没多久,一位身高与老朱差不多,却颇为瘦削的中年男子带着一队家人迎了出来,躬身行礼。
“臣李文忠率阖府家人,恭迎太子殿下!”
朱标立马上前几步,将李文忠扶起身,微笑道:“本宫此行算私下造访,表兄不必如此拘礼。”
“君臣有别,礼不可废。”
李文忠说着抬起了头,也终于让刘宽看清了他的模样。
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