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8章 海上航道,阿片之史【求追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128章 海上航道,阿片之史【求追订】 (第1/3页)

    “除此外,东南士绅、豪强也有些暗中勾结海盗,或传递消息,或暗中资助,常出海走私。”

    “故而,朝廷虽屡次平定舟山诸岛叛乱,多次击败东南海寇,却始终难以彻底靖平海患。”

    “汤和当年随徐达攻打浙江、福建,算是朝中诸公中熟悉东南军政事务的,又得咱信任。”

    “若东南再度生出较大的海患,咱最可能派出的就是汤和。不过,他对当年两名得力部将意外死于冲突之事始终耿耿于怀。”

    “若是东南海寇之患始终难平,说不定便会动用禁海之策。而若无你出现,咱也也不知海洋之重要,确实可能转行全面禁海之策。”

    说起来,大明如今并未像后来那样施行严厉的全面禁海之策。

    比如说像舟山群岛这种地方,因上面有不少岛民,大明便延续宋元政策,在上面设县治理。

    后来实施全面禁海之策后,不仅禁止大陆上的百姓私自出海,就连一些岛屿上百姓都被迁徙到陆地,等同于放弃了那些岛屿。

    很显然,舟山群岛后来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放弃的。

    当时朱元璋的注意力转向内陆,心思放在了集权与稳固皇权上。

    国家钱粮物资有限,他又不知海洋之重要,自是觉得治理舟山这些岛屿吃力不讨好,不如放弃。

    但如今有刘宽,大明对舟山之事的处理自然不会与后世历史一样了。

    刘宽听老朱讲完,便道:“陛下若担心舟山百姓难以治理,可以将其迁往福建、广东沿海,然后再迁一批福建、广东的百姓到岛上。”

    “只需善待迁徙过去的百姓,再以卫所镇守,以水师搜剿近海盗贼,两三年应该就能靖平浙江沿海。”

    朱元璋道:“往复迁徙百姓虽然麻烦了些,但既知舟山诸岛之重要,这事确实得做。”

    一旁朱棢听到这里,忍不住拱手道:“父皇,儿臣愿入水师为将,替父皇剪灭海寇!”

    “你?”朱元璋看向朱棢,“自恃勇力,不知体恤下属,咱只怕你到了海上会被下属偷偷割了脑袋——还是在大本堂磨练两年再看吧。”

    朱棢听得有些不服,脸色涨红,想说些什么,可让朱元璋一瞪,便闭上了嘴巴。

    他本就不敢跟朱元璋撒泼,有了朱樉的前车之鉴,如今就更不敢了。

    朱元璋又问刘宽,“沿海之事你可还有别的要讲?”

    刘宽想了想道:“将来陛下若取辽东,可从海上运粮,节省路途上的消耗。”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海上粮道胡元时便有,大都之粮除了依靠运河输送,便是从那海上粮道得来。”

    “元末时,大运河被义军截断,都还有海船从东南给元大都输粮。”

    “不过运粮于海上,若遭遇飓风巨浪,翻了一艘船,可就会丢掉好些粮食。”

    “咱原本因此对是否开启海上粮道有些犹豫来着,但既要大力发展造船业,将造出更大更坚固的海船,近海寻常风浪便不足虑了。”

    朱元璋与刘宽聊沿海之事时,朱标、朱棢、朱檀等能听懂的,自是听得认真。

    便是如朱雄英、朱桂、朱楧、朱植等年纪太小,听得似懂非懂的,也会因这番话对沿海之事留下印象。

    可以想见,未来这些皇子、皇孙在处理海洋之事时,必然会因近日所见所闻,别有见地。

    聊完海上粮道之事,恰好有宦官出现在殿门外,来传马皇后的话,说正殿桌椅都重新摆好了,已开始布菜。

    朱元璋便带着刘宽等人回到正殿,各自落座。

    刘宽则是从朱蕙兰这边拿来平板电脑,放到了朱元璋、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