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6章 彩云之南,钢铁巨舟!【第三更,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6章 彩云之南,钢铁巨舟!【第三更,求月票!】 (第2/3页)

  “对了,其中又以东川、昭通的铜矿最为集中、产量最大。”

    朱元璋道:“东川应是前元的云南行省东川路,可昭通又是哪里?”

    刘宽摇头,“多半是后来改的名字,如今叫什么微臣也不知。”

    听刘宽说不知道,朱元璋倒也没失望,而是判断道,“既然都在云南北部,想必离东川不远。”

    说完,朱元璋就不再继续这个话题,示意刘宽播放第三个视频。

    在视频播放前,刘宽照例介绍。

    “陛下,这个视频讲述的是后世一个超级工程——宁波舟山海港。”

    朱元璋问:“何谓超级工程?”

    刘宽想了想,道:“就是规模很大、由国家高层直接主导建设的超大型工事。”

    “其中大者类似于秦朝时的长城、直道,隋之大运河,便是小者,至少也是类似于陛下修建京师、中都这样的大工事。”

    朱元璋听了惊讶,“你的意思是后世耗费举国之力建造去一个港口?”

    刘宽颇为无语地一笑,解释道:“微臣方才以长城、大运河举例,纯粹是因为其规模宏大。”

    “实际上建造这个港口耗费的钱财只占后世国家一年财政收入极微小一部分,甚至在建造完成之前,便可通过招商引资模式,从民间获取部分建造所需的费用。”

    朱元璋立即察觉到了刘宽话语中的关键词,又问:“何谓招商引资?”

    刘宽道,“招商引资是一种后世用来发展建设某地方的政策。微臣举个例子吧。”

    “比如说,朝廷想要整合江东门外的众多小码头,建立一个更加有序、安全,运作效率更高的大码头。”

    “但朝廷没有充足的钱粮,于是便将重建该区域的事情公布出去,并拿出一个能够吸引众多富绅、商贾购买其中货栈、商铺的重建方案。”

    “若富绅、商贾认为确实可以赚到钱,便可提前向官府购买某处货栈、商铺,或是购买地皮自己建造。”

    “如果想要购买某处地皮的人太多,朝廷还可以是让他们竞标——也即是谁出的钱多,就卖给谁。”

    “这样,朝廷可能不需要花一分钱,仅靠从富绅、商贾哪里筹集的钱,就将大码头给建造出来。”

    朱元璋听了没多想,便疑惑着问:“如此倒真有可能让朝廷不花钱便建好码头,可除了新码头更好用外,朝廷还能从中获得什么好处?”

    ‘老朱的经济意识果然不行啊。’

    刘宽心里感慨了句,只能耐心解释:“首先,码头的地是朝廷的,有没有可能,当卖完了所有地,不仅重建码头的钱凑够了,还多出不小的一笔?”

    “其次,这些富绅、商贾在码头做生意固然能赚钱,却也令码头区域商业更加繁荣,如此朝廷便能在此获得更多商税。”

    “最后,新码头将提供更多工作岗位,让百姓获得更多赚钱机会。”

    “百姓能赚到钱,就跟种田有收获一样,能让一家人衣食无忧,甚至生活一日日变好,自然安稳度日,不会生乱,国家不就太平了么。”

    听到这里,老朱终于露出恍然之色。

    随即赞叹道:“此策属实是提升一地民生的良策,后人智慧当真令人叹服!”

    朱标更是听得颇为兴奋,道:“父皇,若持此策,我大明许多地方的建设、工事便不愁钱粮了!”

    “确实如此。”朱元璋点头笑道,随即又看向刘宽,“你这脑子里有用的东西属实不少,以后有时间,得多来宫里跟咱说说后世之事。”

    “是。”刘宽乖巧答应。

    心里则想的是:伴君如伴虎,我才不常来呢。

    朱元璋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