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121章 六部变九部,李善长之邀 (第1/3页)
老朱演戏很敬业。
装模作样地将刘宽的奏本翻阅一遍,才放到案头,道:“刘副郎这些关于改革六部的建议确有些意思,太子,你给众卿家读一读。”
“是。”
朱标应了声,便去拿了奏本,站到御陛下边,侧对着徐达、李善长等大臣,不疾不徐地念起来。
这份奏本朱标也是提前看过的,他演技虽不如老朱那般浑然天成,却也达标,读起来就好像第一次看到其中内容般。
当朱标清朗的声音在大殿内落下,与会众臣也知晓了奏本内容。
徐达、李善长因朱元璋或明或暗地通了气,对奏本内容倒没那么吃惊。
刘仲质、赵民望等阁臣就不同了,此时一个个都露出了惊讶之色。
赵民望更是回头瞅了低眉顺眼站在他后面的刘宽一眼,心道:你这哪里是一二建议?明明是好几条。等于是将六部砍下来一半,拿去开肠破肚,肢解了!
原六部中礼部、吏部、兵部倒还好,并无太大改动。
工部只是在增加科技司后,又增加了个工业司,说是专管六合钢铁厂、青龙山煤厂这类由官办成功转型为官营的场坊等。
户部、刑部最惨,活脱脱一副被开肠破肚肢解了的样子。
原户部被一分为三,即:户部、税部、财部。
新的户部职权大大缩水,只负责掌管田地、户口、矿产、山林之类的事务。
虽然仍负责收取田赋,可收取丁税、商税、关税、杂税的权利却都转移到了税部。
至于财部,则负责与户部、税部、盐运司以及类似工部工业司这样的机构对接财务之事,负责大明财政的收支与审计。
刑部遭遇也差不多,被肢解为刑部与警部。
不过刑部上层职权倒没太大变动,只不过是将原刑部大牢交给警部负责。
其主要改革在地方上。
地方上原本若有案件,知县、县丞、主簿、典史皆可负责审理,一般的百姓纠纷刑房典吏、书办就能处理。
可以说县官及刑房吏员皆可插手。
至于案件的侦破,也是县官、刑房吏员乃至捕快,皆可去做。
如此权责混乱,既给了官吏在案件中贪腐徇私的机会,也会让事责混乱,降低破案、审案的效率。
而根据刘宽奏本中的建议改革后,地方府州县将增设警房,设巡长、巡判各一名。
并将三班衙役中的快班,更名为巡捕,与该地方的巡检司、县狱一起归入警房辖下。
同时,刑房事权固定给典史,知县等县官只有案件知情权,不再具有审案权。
并且刑房、警房都将以上一级的刑房、警房为直管部门,虽仍受地方主官兼管,却是以直管上级政令为主。
各布政使司将则撤除刑部清吏司,转设刑事厅、警务厅,专门负责管理辖下刑事及警务···
待朱标收起奏本,朱元璋便问:“众卿家觉得刘副郎改革六部的建议如何?”
几位阁臣先闻言,下意识看向了徐达、李善长,却见两人老神在在,完全没有开口的意思,顿时明白,这两位多半也事先知晓了奏本的内容。
这几位能成为阁臣,在此时都称得上学识渊博、阅历颇丰、才思敏捷。
虽然猜到朱元璋可能已经属意按这奏本内容改革六部之制,但有些问题他们作为臣子却不得不提。
曾为四辅官的赵民望先开口,却是看向刘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