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曹盖通敌! (第2/3页)
来了一群捡破烂的。
这边林启明几个人开开心心的“捡破烂”,
另外一边,
张国强、谭松仁、刘康文和张楠几个人在现场围着旧轴座转了一圈,没废几句嘴,便各自从兜里掏出卷尺、卡钳和纸笔,蹲下身开始干活。
张国强人狠话不多,上来眼睛一扫,就知道哪是基准,哪是配合,仅凭观察与手感,就顺着零件结构把尺寸一点点“扒”出来。
谭松仁经验老道,手一摸断口就判断出轴座原材选型当年就选错了,偏软了三度,是典型的工艺设定偏差。
刘康文则更专注于配合精度,他对着轴座那一圈偏心磨损处一顿估测之后,当场就把圆跳动误差写了出来。
三姐在旁边看的眼珠子都瞪大了。
至于张楠更是令人刮目!
最近这一段时间,他天天窝在修理厂扒零件画图纸,技术正是突飞猛进的阶段。
几个人配合默契,测量、绘图、分析,一套流程下来,关键数据几下就摸了个八九不离十。
等他们要走的时候,林启明一干人感觉比离开了家还难受,恨不得把仓库里每个零件都摸一遍再走。
如果不是陈露阳再三强调:这是别人家。
几个人甚至都想就地打地铺,干脆住这就不走了。
有了基础数据和图纸,材料就更容易了。
之前焦龙从外面拉来了一批材料,现在都在仓库里堆着,正好能用。
深夜
修理厂外,大雪滔天
修理厂里,张国强等一干工人围在车床前正在干的热火朝天!
说实在的,
他们这些师傅平常在厂里,都是啃硬骨头的主儿,
来修理厂每天修修小汽车,属实是屈才了。
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大件可以施展身手,几个人就跟开了荤一样,
嘎嘎上头!!!
嗷嗷上头!!!
脸上完全看不出一点疲惫劲儿。
只是复原JY-76型铣床的断口轴座,即便手艺再好、设备再全,也不会是“一两天干完”的活。
就算是几位师傅火力全开,也需要7天左右。
陈露阳眼看材料一时没有找落,便赶回学校。
虽然修理厂的事情急,但是学校的课业也不是轻松过的。
只是这两天没去上学,陈露阳就落下了不少课。
随着陈露阳背起书包,走向校园的一刹那!
一朵又黑又浓又特么招人的膈应的乌云,再次慢悠悠的飘回到了整个北大大一新生们的头顶上方。
最近几天,
陈露阳一挑三,
以一己之力,
硬生生将经济系、哲学系和力学系联合起来做项目,
并且被市科委列入‘市级大学生工程实践基地’立项项目的事儿,
传遍了整个学校。
就在众人羡慕眼红又佩服纠结的等待着陈露阳出现在教室里,被万众瞩目的时候!
结果人特么压根就没来。
都不用好信儿的学生主动问,
老师点完名之后,直接就大大方方的告诉众人:
陈露阳被学校批准弹性修读,课业可自行安排,不强制出勤。
卧槽!!!
听了这话,班级里的学生真是他娘的说不出什么心情。
他们一天天发奋苦读,点灯熬油,课程不敢落下半堂,生怕错过这难得的学习机会。
而现在,
陈露阳!!!
不仅课程可以不上,
还能带着实物项目跑厂子、上报纸、拍照片,出入各种校外调研会。
刹那间!
风~库嚓嚓,库嚓嚓!
雷~嚓库库,嚓库库!
雨~淅沥沥,哗啦啦啦啦!
雷~库嚓嘁哩咔嚓!
这种黑云压城,乌云压顶的感觉,
这种压抑得人连呼吸都觉得辛苦的心情!!
就像五指山压在孙悟空的身上,
让人没有丝毫能翻身的希望!
不过往开了想,
五指山压了孙悟空500年。
而他们,只要被压4年就行!
……
此时,浑然不知道自己给同届同学造成多么大心理阴影的陈露阳,正下了公交车,走进校园。
大棉鞋还没来得及碾过路口那一摊积雪,
陈露阳整个人就被学校里的新布置给吸引了目光。
教学楼前原本贴着考试通知和讲座预告的橱窗,此刻全换上了黑白红调调的宣传展板。
板子上面印着“一二·九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实录”几个大字,旁边贴着布鞋麻绳、举着标语牌的青年学生的老照片。
沿着主路往前走,宣传橱窗一个接着一个,从文史楼到理教楼,一路铺展,像一段段历史长卷。
各系学生写的征文全都贴在上面。
有的谈民族大义,有的谈青年责任,还有人写的是热血报国。
尤其是图书馆的门前,还立着一块巨大的木牌。
上头白纸黑字刷了八个字: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