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哪有学生来讲座的! (第2/3页)
“你们这也太细了……我真没想到,你们竟然还能把对刀图画给我。”
张楠笑道:“张老师上课的时候说过,真正好的图纸,不是画得多漂亮,而是能直接用在车间里,方便工人加工、提高成品率,建立起一种‘可复制的工艺流程’。”
“所以,他让你们别贪快,先把喷嘴、垫片、接头各做一件样品,照对刀图走一遍工序。”
“流程跑通了,再上量。”
听着张楠一句接着一句的嘱托,陈露阳嗓子有点发紧。
他小心翼翼的将图纸放回包里,感激道:
“师兄,真的谢谢你……也谢谢张老师。”
“张老师那么忙,我是真没敢想他还能惦记我的事儿。”
张楠乐了:“你别看张老师瞅着脸冷,但人特别好。”
“我们刚上学那会儿,好多女生都怕他,不敢跟他说话。”
“结果谁要是真有问题去找他,他解答的还最耐心。”
瞧着陈露阳感动的模样,张楠道:“其实真要说谢谢的,是我们才对。”
“要不是你雪中送炭,送来了那批样本,我们这课题早就卡死了。”
此时此刻,陈露阳还陷在感动的情绪里,
人家对他将心比心的,他也恨不得涌泉相报。
只要他能给的,他一定竭力给!
听到“课题”两个字,陈露阳立刻来了精神:
“现在你们实验怎么样?还缺什么东西吗?”
林启明那边刚好听见,回头答道:“缺倒是不缺,你上次送来的那些旧零件已经帮了大忙,尤其是喷嘴和老减震器,数据特别全。”
“但要是能搞到点变形过的钢制连杆或者裂纹控制臂之类的实物,那就更好了。”
陈露阳眉毛一挑!
“这个我有啊!”
他们汽车修理中心,每天迎来送往那么多车,奇形怪状的零件没碰过?
那些带伤的老部件,就更有了!
“只是那玩意儿太大太沉了,咱们好像够呛能拿动。不如你们哪天抽空,直接跟我去修理厂一趟,现场做研究。”
陈露阳敞亮道:“我那块院子里有一块儿,全堆着拆下来的废件和毛坯,用什么拿什么,顺手得很。”
“那可太好了!”
听到陈露阳那里有这么多的样本,林启明和实验室里几个学生坐不住了。
“行,那我们这两天把这边的阶段性数据收个尾,这周或下周末你要有空,我们一块过去。”
“没问题!”
……
拿到了图纸,陈露阳一个电话打回了修理厂,让陆局他们来取图纸。
工厂他已经联系完了,钱款也已经到账。
剩下的交给陆局去处理,陈露阳是非常放心的。
按照之前的沟通,“家族厂”的试用件最多一周就能造出来。
等将图纸送出去之后,
陈露阳走在校园里,才发现不知何时起,学校的操场、食堂和宿舍口全都挂起了“科学春天”红色的横幅与彩色的宣传板。
作为校团委宣传组与其他高校和单位共同策划的大型学术季,
“科学春天”《科学与青年:现代化之路上的知识力量》,计划分四场,在北大连续两个周末举行,面向全校开放。
根据沈飞的介绍,这一次讲课的专家里,除了中科院请来的研究员张崇善之外,
还有复旦经济体制改革课题组的学者、科技大学的理论物理教授和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者。
后面的三个老师,分别由团委宣传组、校学术科协和校外事办三个部门邀请。
但是能不能邀请来,最后具体来讲课的老师是谁,还没有最后敲定。
不过嘛~~
这些都跟陈露阳没有丝毫关系!
他的任务就是邀请张崇善。
只要张崇善同意过来,那就是胜利!
此时北大外语系
高红鸣坐在办公桌前正在发愁。
现在校团委大力部署“科学春天”系列讲座活动,各个系都和校内外单位对接,讲稿初稿、专家名单都陆续交上去了。
但是外语系这里,却迟迟没有回应。
没有办法,
外语系的学科方向,与‘科学春天’的核心精神相距太远。
外语不是工科,不是数理,也不是政策理论类专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