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6章 没假条叫什么请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6章 没假条叫什么请假! (第2/3页)

比。

    他极其具有自知之明。

    以他那贫瘠的理科知识和理科思维,是绝逼听不懂材料力学的。

    但是听着听着,陈露阳觉得不对劲了……

    这老师讲的“材料受热后的塑性区”、“应力释放的控制点”、“临界断裂应力”……

    怎么跟他爸陈大志在锻造车间里干活的那套锻造、打样、测强度一模一样呢?

    这不就是他爸在车间里敲模锻坯料的情景吗?

    李希平讲完一段,翻了翻课本,忽然站直身子,扫视全班。

    “那我问个问题啊。”

    他往讲台上一靠,扫视全场,“如果锻造过程中钢件反复开裂,温度也正常、锤头也没问题。那最可能出问题的是什么环节?”

    眼见到了最喜闻乐见的提问环节,

    李希平刚要点名,结果目光一转,看到最后排那个特别“扎眼”的旁听生。

    他眼睛亮了一下,像发现了什么小宝藏,嘴角一咧:

    “那个旁听的学生,你来说说。”

    “我?”陈露阳愕然,伸出手指了指自己。

    “对啊。”李希平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孩童般的有趣:“难得有人来旁听我的课,那不得热情款待款待。”

    这句话一出口,全班都笑了,

    陈露阳挠了挠头,迟疑地站起来。

    他犹豫了两秒,回忆了一下平时陈大志在车间里面的工作,尝试开口道:

    “可能是……没有控制金属走向?”

    李希平一挑眉:“哦?接着说说?”

    陈露阳见老师没有反驳,胆子也大了些,手比划着说:

    “如果锻造时不管金属纤维的走向,直接锤死,那锻出来的材料内部会断裂成很多短纤维,虽然打出来的零件表面光滑,但里面的结构早就断成一截一截了。反过来,如果顺着金属本身的走向、就像顺竹节那样一锤一锤拉开,那它就会变得特别结实,内部结构也比较稳。”

    陈露阳尝试着去将锻造车间工人的做法解释出来: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温度不够……”

    “也不是温度不够,是胚子芯子还没热透。炉温够了但芯温没起来,表面虽然热,但中间芯子还是冷的,一打就炸口。”

    李希平眨了眨眼,似乎也没想到这个旁听宝宝竟然用这种生产方式回答出了问题。

    “你解释的挺有意思啊,以前进过车间?”

    陈露阳一脸谦虚:“我爸是车间工人,我经常看他们车间工人干活。”

    “啧……”李希平忍不住轻叹一声,“我说你咋来听课呢,懂的还不少,坐吧。”

    “谢谢老师。”

    呼。

    陈露阳轻轻呼出一口气。

    亏了自己亲爹是锻造车间的主任,从小就耳濡目染的,半蒙半猜地答上了李希平的问题。

    要不然这要是站起来,跟个大傻子似的啥也回答不上来。

    那可就丢人了。

    但你还真别说,这堂课还真的不白来。

    就比如李希平讲得那句“材料在未进入完全塑性状态时受击,会形成微裂纹,在使用中不断扩展,最终断裂。”

    就让陈露阳想起了几年前锻造台出了一炉失败的半轴,

    当时自家老陈晚上回家了,还在懊恼“料走得慢了点,芯子还硬,打得太急了。”

    当时他听完还不觉得如何,

    现在一回想,老陈车间的那根轴,断的真是一段都不冤!

    虽然很多东西和专业术语他听不太懂,

    但是一跟实际生产联系起来,陈露阳就有种“脑子里有灯泡”的感觉,一下子全明白了。

    低头看着自己记的密密的一页笔记,

    陈露阳感觉真是赚大发了!

    这要是自己把这些小笔记拿回家给老陈看,指不定老陈的技术还能有什么质的飞跃呢!

    ……

    随着下课铃响。

    教室里响起一阵椅子拖动声,同学们开始三三两两地收拾书本往外走。

    文艺部的学姐从前排走过来,好奇地凑过来问:

    “陈露阳,你怎么想起来我们力学系听课了?”

    陈露阳神神秘秘:“学姐,其实我是来做调研的。”

    “调研?”学姐一愣,“调研什么?”

    陈露阳道:“我想找咱们力学系的老师和同学帮忙画几张工业图纸,可一时也不知道找谁,就想着来课堂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