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章 抠搜的小陈主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4章 抠搜的小陈主任 (第3/3页)

个人坐下,

    陈露阳贱次次的凑到潘玉跟前,开口问道。

    “你这地方真不错。”潘玉如实道:“现场设备布局精巧有序,既符合‘标准工序’的规范,又带着一股灵活的烟火气。设备进出路线清晰、工具台距离得当、工位划线明晰,标准之中不死板,规整之中接地气,插得进活,接得住急,也走得了人,哪怕是急活抢修也不乱,而且你这各个都是‘多能工’,一人都能管至少两三个工位,真是不错,不错!”

    陆局、张国强、谭仁松、刘康文几个人在饭桌上听着,表情淡淡的,没发言也没表态。

    这种表扬听听就得了。

    片儿城第一机床厂虽然厉害,可他们省机械厂也是国家大厂。

    真要掰手腕,看车间,比技术,谁都不服。

    潘玉说的这些都是小儿科了。

    说句不好听的,你一个潘玉算个啥!

    老师傅骨子里根深蒂固的自信,就觉得自己那套东西最好,自己厂子路数最正!

    从来都是别的单位来厂里参观、学习、虚心求教,

    哪轮到别人家跑过来,教自己“怎么干活”的道理?

    可偏偏陈露阳就不是那路子。

    凡是新鲜的、别人那儿有的,他就想看看,摸摸,听听。

    他兴冲冲的听完潘玉的话,接着小脸一拉,无语道:

    “潘哥,你搁这写呢!这一套套的……给我听的直迷糊!”

    “我这不是请你来夸我的,给兄弟提提建议。”

    “咱这摊子还小,啥事都能改。”

    潘玉瞅了陈露阳一眼:“真提?假提?提了不记恨?”

    陈露阳委屈:“潘哥,我哪是那么小心眼的人啊!我一个敞敞亮亮的东北老爷们儿,还能干出来灌你喝豆汁儿的事儿?!”

    潘玉眼皮跳了跳。

    别的陈露阳干不出来,这种损事儿还真没准。

    “成,那我且说两句。”

    潘玉开口:“你们这个修理厂,一看就是参考过标准车间布线图,动线合理,通风采光也讲究。可你一旦遇上重型件、大尺寸工装,几个师傅一围,空间明显就不够用了。”

    “就拿T616那台床来说,你要是真要‘倒件上车’,加装工装架、铺垫支撑,那位置就卡得慌。像这种大型机床,一动就上百公斤配件,没点余量,真整活的时候人都施展不开。”

    “还有你那靠墙那台立车,一旦需要拆电机或者换工件,后面连个下脚地都没有,维修师傅得整个人侧身钻进去,干多了不注意都容易把腰闪着。”

    陈露阳皱眉看了看车间布置:“还有呢?”

    “还有一个就是车间通道。”潘玉道:“我看你图纸区、检测台、拆解位,全都一线串排,工位之间没有快走位。一旦有抢修、急件、交叉作业,师傅得绕半圈路。这不光影响效率,还容易出错。”

    “我们厂以前试过这个布局,漂亮是真漂亮,可后来干了三个月,改回去了。因为根本不适合扎堆干活。”

    听到这,饭桌上本来没吭声的几个老工人也都微微动了动眉头。

    不过,也仅仅就是动了动眉头。

    反倒是陈露阳细细琢磨了一下。

    潘玉说的有道理。

    省机械厂的车间大,人也多,这么四平八稳的摆法确实没有问题。

    但汽车维护修理中心毕竟活多车杂空间小,一线排布就难免捉襟见肘。

    倒是可以想办法把两种思路融一融。

    “要不说还得是咱潘主任,眼光就是高!”陈露阳乐呵呵的举起酒杯,清脆的撞了撞潘玉的杯子~

    “干杯~”

    ……

    由于晚上大家还要回学校,

    所以下午三点左右,421的六个人收拾收拾就准备回学校了。

    “主任,这是我们画的图纸。”

    张国强将画好的三种基础件图纸递给陈露阳。

    陈露阳打开一看。

    “好,剩下的我回学校找人想办法。”

    “车间这边你们多辛苦辛苦,随时有事随时来学校找我。”

    陆局乐呵呵道:“小陈主任你放心,我们一定把家看好。”

    有陆局在这,陈露阳那是放一万个心。

    “可是还有一件事……咱们账面上还有钱吗?”

    陆局一脸淡定:“有啊!”

    “上次我们四个不是凑了小几百块嘛~小陈主任你放心,厂里钱够,干啥都够!你好好去学校上学。”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