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章 定海神针的大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6章 定海神针的大锣 (第2/3页)

一个人站稳了,给其他人当队形参照就好。”

    “好。那你快点,我们在后台等你。”

    两个人在后台的门口分道扬镳。

    陈露阳虽然是大一新生,但毕竟给几百号人上过课,认识的人还算多,怎么也能请个同学帮帮忙。

    可真到了会场,陈露阳傻眼了。

    四周左右没一个他认识的!

    想抓壮丁都不知道应该抓谁。

    眼看着台上的节目已经到第四个了。

    陈露阳把心一横,一路穿过礼堂拥挤的人群,装作工作人员,猫腰跑向了观众席的前几排。

    他话里带着急切,以相邻几人都能听到的音量,小声道:

    “连老师,杜启鸣临时出现状况上不了台,能不能请您救个急,上台帮我们打打快板。”

    连老师正看节目看的乐呵,猛不丁身边窜出一张大脸,给他吓够呛。

    “啥?”连老师震惊。

    陈露阳只能快速的重复一遍。

    “老师,不用背词,你就站后排跟着敲最后那么一下就行!”

    连英华满脸写着“你在跟我开玩笑”?!

    自己一个老师,上台跟一群学生打快板?

    “这都是学生的节目,我这么大岁数了凑啥热闹?!”

    “老师,您这不是凑热闹,这是救命!”陈露阳压着嗓子,一边盯着台前节目,一边急得直抹额头。

    “同学们最信任的就是您了,有您在,大家心里才踏实。”

    现在这个情况,临时抓一个同学补位,但凡出错了,观众都会以为是节目编排和学生表演出错。

    可如果是老师上台,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一来,不仅可以调动节目的现场气氛,容易赢得台下师生的好感。

    二来,就算连老师动作错了,这种“惊喜+反差”的效果非但不会让人觉得纰漏,反而会拉近台上台下距离。

    旁边的张国真听明白了意思,也跟着笑眯眯道:

    “老连,这事儿你就别拿架了,学生都求到你头上了,咱就上台大大方方表演表演。”

    陈露阳哀求:“是啊连老师,那你就帮帮忙吧。”

    连英华低头看着陈露阳抓着自己胳膊的手,道:“你这是请人上台,还是绑票啊?”

    陈露阳赶紧松了手:“不是绑票,是真心请。咱经济系的脸面,就压您这副好手上了!”

    连英华狐疑:“真不用说词儿?”

    陈露阳对灯发誓:“真不用说词儿!词我们说,您就拿着锣给我们当定海神针就好。”

    连英华依然怀疑:“为啥我拿锣?你们节目不是大快板吗?”

    陈露阳苦口婆心地解释:“我们是快板,只有你一个人拿锣,要不然说您是定海神针呢!就起一个定海神针的作用。”

    连英华虽然讲课的时候脾气火爆又个人思想意识极强,

    但内心却是很柔软的。

    别人一旦有求于他,说点软话和好话,他就心软。

    眼看台上的表演已经接近尾声了,陈露阳领着连英华迅速冲回后台。

    “连老师!?”

    瞅见连英华,经济系的学生全都看懵了。

    刚刚陶润泽跟他们说了陈露阳去礼堂请人当临时替补,但是无论如何他们也没想到,陈露阳竟然把连英华给请来了!

    “同学们,连老师知道咱们节目缺人,主动上台给咱们压阵!”

    陈露阳顺势将杜启鸣的大锣塞进连英华的手里,趁着还有点时间,给众人打气:

    “咱们之前排练得非常出色了,如今有了连老师加入,那更是如虎添翼!一会儿大家伙都好好表现,拿出经济系的气势!今天咱们在全校上台,就一个目标:打得稳、打得响、打得人家记住!”

    虽然平时大家上政治经济学的时候,都有点提心吊胆的。

    但是真变成了连英华补位,他们却反倒心里有底了!

    “老师,一会儿您就跟着我和建民走,站在最后一排左侧,对着那盏绿灯就是您的站位。等我们说完最后一句台词,您就敲锣。”

    “到时候我们会给你眼神示意的。”

    连英华严肃点点头:“我记住了。”

    此时,报幕员已经介绍完经济系的《改革开放迪斯科》走下舞台了。

    红色的幕布拉起,由四十多号经济系学生组成的大快板队伍,在全校师生面前亮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