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凄凉宝剑篇 (第2/3页)
丽,暖暖的阳光洒在雁荡山天虚峰后山草地上。一个十三四岁的孩童斜躺在软软的草地上,抬头望着天上的流云,不急不徐地吹着竹笛。他吹得很是欢快,整个人已陶醉在笛音里。笛音婉约细腻,合着清脆的莺啼,回荡在绿水烟波之上。
雁荡山七座山峰,分别为天虚峰,天禹峰,青竹峰,龙首峰,清流峰,朝阳峰;落霞峰。分别掌峰者为青玄,青阳,青竹,青朝,青韵,青馨还有早就在外修行已数十年未归的青空道长。青竹和青朝分别掌管刑法和功法,是派中比较严格的长辈。
说起这个青韵道人送给白龙江一支玉箫,并教他吹奏。青韵道人由音韵而感悟天道奥妙,所以他这一脉弟子人人都学了一门乐器,法宝也多为乐器。整个清流峰时常仙乐不断,百鸟鸣和,松风轻响,确有超脱尘世的仙家风范。自从白龙江见了青韵道长以后,青韵道长知道这是大师兄新手的关门弟子,所以也对他颇为照顾,把角徽宫商,五音八部都传给了他,幸亏白龙江领悟力极快,一经传授,便会融会贯通。
白龙江学起音韵来倒也算快,没用多少时日便通晓了五音诸部,只是吹奏起来还有些瑕疵。练习了三个月后,青韵道人考察他的进展,命他与自己合奏《梅花三弄》。白龙江欣然领命,指按箫孔煞有介事的吹奏起。
那《梅花三弄》相传原是笛曲,为东晋大将桓伊所作。史称桓伊“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慕名已久,但一直没有机会听其演奏。一次,徽之乘船,中途泊舟,巧遇桓伊从岸上走来,两人互相钦慕,便隔水而奏,桓伊便是吹了这曲《梅花三弄》,笛声悠扬悦耳,清亮激烈,而王徽之则抚古琴相和,琴发清音,与笛声节节拔高,便如两个伟丈夫神交以久,迎风雪而独立,相见甚欢。奏罢二人不发一言,扬长别去。
但听的白龙江所奏的《梅花三弄》起先还似有出尘之意,箫声清扬,竟也略带雪霜之意态,青韵道长不觉微笑着指按琴弦,与之相和。
却到后来,越听越有点跑调了,好好一支清拔高洁的曲子竟然在白龙江的箫声里传出了哀瑟之音。此时琴声清丽古雅,而箫声却哀瑟难耐,有种说不出的意味。
青韵道长还是知道白龙江的身世的,闻听此音知道白龙江在想念自己的父母和感叹自己的经历,也没有怪他,让他一个人好好的独奏片刻,远远的离开了,谁曾想这音吹奏到深处,乃是通玄真气的引领,对出于瓶颈的人有莫大好处,无意中让白龙江的功法已接近玄明天了,到达阳天的巅峰了。
正当白龙江独自黯然神伤的时候,背后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龙江!”
白龙江回头去看,却见一身白衣的空空远远站在身后,面上依旧是如冬日暖阳般的笑容。原来自从上次峨眉等诸位道门友人前来雁荡山以来已经过去了数年了。
白龙江跑到空空身边,拉住他的手道:“大师,你好!”语气神色之中尽是欢喜,因此似乎空空是他亲近的人一样。
空空对白龙江道他来雁荡山乃是有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跟掌教青玄道人说。白龙江把空空带到阮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