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特别行省,世子就藩! (第3/3页)
,这腐儒幻想,全然罔顾现实,岂止是天真!
怒斥的话刚到嘴边,就感受到了圣上制止的目光,只得把话吞了回去,听海瑞继续说下去,道:“礼仪、德化,为一国之本,我朝虽弃,却为他国从未有之,犹如天启预言,今朝南北,儒者无数,终日高谈阔论,却止于唇齿之间,臣以为,当请万儒入南亚,尽施本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海瑞说着,大佛堂中的众人,神色就逐渐发生了变化,等海瑞说到最后,高拱、李春芳流露出忌惮之色,而胡宗宪、朱衡既震惊又佩服。
本以为海瑞是保守开国派,但没想到这份保守,是认为高拱、李春芳这样的激进开国派太保守的保守派。
礼仪、德化,这全是儒家正统思想,经过几千年传承,早已腐朽不堪,但对于南亚次大陆,对于婆罗门教下的信徒而言,腐朽的儒家思想,依然是无上的存在。
之前圣上、朝廷种种新政,几乎将儒家在中原生存的土壤彻底摧毁,高拱内阁的几位,被无数儒者谩骂。
海瑞自诩心胸并不开阔,但却有几分“以德报怨”的胸怀,为这些儒者找了个好去处。
那就是南亚次大陆。
从科举停止再改制,儒者就抱怨朝廷不给予他们一个施展才华,心中抱负的机会。
现在,给了。
去到南亚次大陆推行礼仪、德化。
要知道,能活到如今的儒者,基本都是最古板、最苛刻的儒者,言行举止,连朝廷都很难挑出毛病的那种。
但这种人,本身就有毛病,什么实事都做不了,只会卖弄“之乎者也”。
让这群腐儒去南亚次大陆,改变那里百姓的思想,高、胡、李、朱四位阁臣认为,和婆罗门教教义,其实没有什么差别。
如此,大明朝解决了内部腐儒的问题,又对南亚次大陆的“思想启蒙”有了杰出贡献,合情合理的收取“报酬”,即,南亚次大陆上的钱财、资源。
海瑞不是反对高拱的特别行省构想,而是认为构想不够完美。
教育权,也不能留给南亚次大陆土著。
万儒入南亚,也算是为儒学燃起一盏明灯,是海瑞科举改制后,为儒家在历史、在世界留的最后一点东西。
以德报怨,不外如是。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朱厚熜念了念这源自北宋理学名家张载为儒家,或者为儒家理学定义的最终理想,哂然一笑,这世间,哪有一种学问能贯穿古今,又哪有一种学问能解决所有问题。
事实证明,海瑞不是食古不化的腐儒,在南亚次大陆推行儒学,也能加强南亚次大陆土著的文化认同,连欧罗巴大陆那些帝国、王国都知道在殖民地上建教堂,建学堂,从信仰、文化、语言等全方位干预,大明朝更是不会忘记,儒家真是太适合了。
朱厚熜颔首道:“此事由礼部负责组织,朕会让锦衣卫、东厂予以配合,名山大川中那些儒者,务必不能有遗漏,待南亚次大陆诸事落定,立时奔赴南洋,建立‘孔子学院’,为万国开化、启智。”
那些腐儒,就和屋里的脏东西似的,既然要打扫,就要彻彻底底的打扫干净,别再在国内碍眼。
“臣等遵旨!”
高拱、胡宗宪、李春芳、海瑞、朱衡躬身受旨。
“卿等可还有事启奏?”
“回圣上,今皇贵妃娘娘诞子,国本暂固,可否准予福王殿下离京就藩?”海瑞再道。
朱厚熜愣了愣,这才又想起了被遗忘的大孙子,一眨眼,朱翊钧就快四岁了,时间当真匆匆。
其父朱载垕千错万错,与他倒是无关,留京四载,已是不易。
朱厚熜默然道:“年关将近,就再多待些时日吧,上元节后,内阁拟奏进宫,高拱。”
“臣在。”
“为朕的孙儿挑个好点的封地。”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