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一章诱敌深入 一战定乾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一十一章诱敌深入 一战定乾坤 (第3/3页)

三人配备一名盾兵,每四人配备一名弩兵,在巅峰之时,每四人配备一名陌刀兵卒。

    也就是说,在唐军的最小编队什队之中,都配备有盾兵、弓弩兵和骑兵。

    只是在不同的时候,会有不同组合。

    这也是极大的保证了唐军,能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着战力,以及适应各种的对战环境。

    “弓弩手掩护!向后撤退!”

    在脱离战圈之后,各部军官立即下令后退。

    虽然并不是全军在东同一时刻完成,但是也并没有引起过多慌乱,唐军还是呈现出了后退的趋势。

    这是有组织的后退,战力不减,在后退的过程之中,不断的蚕食倭军。

    避免了和倭军硬不硬,短兵交接的局面发生。

    唐军向来英勇,无惧一战。

    面对诸多强敌均是不怕,何况是不善陆战的倭寇呢?

    纵使倭军士气大盛,但是体现出来的战力,还是及其的有限。

    这一切都只不过是战略的运营,以最小伤亡,换取最大的战果。

    然而,这一幕,落在远处的倭军众多的指挥官眼中,却是以为唐军发生了溃败。

    “叛军溃败,全军掩杀,一个也不要放过!”

    孝德天皇站在高处,望着如潮水般退去的唐军,心中那块沉重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近期以来积压在心头的郁气,在此刻仿佛找到了宣泄口一般,喷涌而出。

    他目光炯炯地盯着战场,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似乎已经看到了彻底击败唐军、取得胜利的曙光。

    那些原本就激动异常的倭寇们,听到孝德天皇的命令后,更是像打了鸡血一般,扑杀的速度又快了几分。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样盲目的冲锋只会让自己离死亡更近一步。

    尽管唐军在后退,但一路上所留下的,尽是一具具倭军的尸体。

    倭军早已被眼前看似唐军溃败的假象迷惑住了双眼,全然不顾危险,如同飞蛾扑火般义无反顾地冲向了唐军那密集如雨的箭阵之下。

    一时间,箭矢呼啸而过,带起阵阵血花和惨叫。

    倭军一路疯狂追杀,却始终无法冲破唐军坚不可摧的盾阵。

    每一次冲锋都像是撞到一堵铜墙铁壁上,不仅没有给唐军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反而自身伤亡惨重。

    渐渐地,原本气势如虹、锐不可当的倭军开始显现出疲态和颓势。

    在漫长的追杀过程中,倭军的锐气逐渐被消磨殆尽。

    倭寇们的脚步变得越来越沉重,动作也不再敏捷如初,他们变得迟疑了很多。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唐军虽然一直处于被动防守状态,但全军上下每个人都憋着一口气。

    他们曾经身经百战,何时打过这般窝囊的战役?

    竟然被这些装备简陋、身材矮小的倭国人逼得连连后退。

    同时,在交战之中,战线也被拉长了许多。

    “殿下,倭寇如今士气已然大幅跌落,我军反攻之时机已然浮现!”

    程名振自开战伊始,便全神贯注地纵观整个战局,牢牢把控住局势的发展走向。

    对于如此规模和形式的战役,其难度于他而言并不算高,故而他指挥起来可谓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毕竟,倭军的战斗力向来就未曾对唐军坚如磐石的防御体系造成过实质性的威胁。

    正因如此,唐军方能始终占据主动地位,无论是进击还是退守,皆能从容应对,把握先机。

    “既如此,那便即刻下令发起进攻,一鼓作气冲破倭寇的最后一道防线,结束征倭之行吧。”

    李承乾面色冷峻,毫无表情地说道。此番战役的胜负结果,将会决定倭国最终的命运归属。

    而此前萦绕在李承乾心头的诸多忧虑与困扰,亦将随着此役的尘埃落定而烟消云散。

    “得令!传我军令至全军上下,各部将领听令,务必统率所属部队,全面发动总攻,誓要将倭寇彻底歼灭!”

    程名振恭敬地躬身行礼后向后退步数步,紧接着一个利落的翻身跃上战马,毫不犹豫地抽出腰间佩剑,高举过头,同时高声呼喊着策马冲向大军前方。

    刹那间,唐军军中的气势陡然一变,变得气势汹汹,十分的迫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