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计取招降雪夜袭 (第2/3页)
笑非笑的神情,饶有兴致地打量着阶下两个面如土色的败军之吏。
“跪下!”押送的校尉厉喝一声,抬脚就踹。
“放肆!”高延霸等这俩校尉将王祚、孙彪踹得趴到在地,这才作色,斥道,“不得无礼,此乃本老公座上宾!”离座起身,大步下阶,假意呵斥了这俩校尉几句,亲将瘫软的王、孙二人一把拽着搀起,还替他俩掸了掸衣袍上的雪泥。
“二位受惊了!”他堆起笑容,说道,“本老公昨日好言相请,欲与二位贤良一晤,共商安民之策。奈何二位高踞城头,拒人千里。如今……,嘿嘿,这小小太康,当得本老公一击否?哼,莫说太康,便是宛丘,在本老公眼中,亦无非土鸡瓦狗,一战可下!”
王、孙二人浑身筛糠,齿关相击,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高延霸见状,复换上笑容,拍了拍两人的肩膀,拍得两人一个趔趄,又学着李善道招降时的模样,假模假样的做出宽厚之态,说道:“不过,二位放心!本老公有言在先,我王师今到贵郡,是为吊民伐罪,非为杀戮。二位素有贤名,本老公岂滥杀之人?”
他转身从案上拿起两份早已备好的告身文书,在王祚、孙彪眼前晃了晃,“瞧瞧,告身都给你俩写好了!只要诚心归顺,太康县令、县尉,还是你们的!如何?降是不降?”
一路所见汉军之威,帐内肃杀之气,兼之高延霸恩威并施,王祚、孙彪早已魂飞魄散,岂敢半分迟疑?“降!我等愿降!谢老公不杀之恩!”两人扑通跪倒,叩头如捣蒜。
“哈哈哈哈!识时务者为俊杰!”高延霸欢畅大笑,说道,“两位可称俊杰。好,好,愿降就好!”说道,“看两位当是因我大军攻城,受了些惊吓,便先下去休息。”令从吏,“带两位贤吏下去,寻个暖和的营帐,请他俩先好生休息,好酒好菜招待,给他两位压压惊。”
王、孙才被带出,许敬宗起将身来,便叉手为礼,这次却是抢在了诸将之前,满脸敬佩之色,奉承之辞滔滔不绝,说道:“大将军智勇兼资,仁义无双!示之以威,怀之以德!古之名将如白起、王翦,徒以杀伐立威,焉及总管今日义释贤良,收服人心之德?真乃……”
高延霸摆摆手,打断了他,矜持地摸了摸下颌,问道:“许君,俺今释此二人,与当年张翼德义释严颜相比,如何?”
许敬宗马屁正酣,不假思索地说道:“张飞一勇夫耳!虽有释严颜之举,然性暴寡恩,岂能与总管智略深远、爱兵如赤子、礼遇降俘之仁义大将相提并论?总管之德,远迈古贤!”
高延霸变了脸色,再次打断了他,不高兴地说道:“许君,你这话就胡说了吧?俺可是听大王,与俺讲过关羽、张飞。关、张皆忠义之士,你怎可以暴而无恩的勇夫论之?”
许敬宗呆了呆,惶然改口:“是是是!末吏失言!关张忠义,确非勇夫!是末吏说错了,大将军请勿见怪!”“拙见”的误会才解开,不料马屁又拍到了马腿上,懊恼得恨不能自掴其颊。
高延霸一挥手,叫他会坐,自也回到主位坐下,转向杨善会时,语气转为敬重,说道:“杨公,太康既下,我军威已扬。赵佗这鸟厮本就惧怕李密腾出手后,拾掇他,而今太康又被我军速拔,则我军若这时再临宛丘,招降他的把握,是不是更大了几分?公以为若何?”
杨善会观此粗豪主将竟屡有“拙见”,亦微感讶异。
留用王祚、孙彪等此类俘虏,肯定是高延霸兵出白马前,李善道的授意,——不然的话,他不会有告身在手,然高延霸执行的这般果决利落,亦出其意料。
他遂拱手说道:“总管明见。兵威已立,人心浮动,此时劝降,事半功倍。”
“好!”高延霸精神抖擞,“兵贵神速!留一部兵驻守太康,安抚地方!余部明日开拔,兵发宛丘!”
……
宛丘北与太康接壤,两座县城相距百里远近。宛丘其城在蔡水南岸。蔡水也已结冰,大军可渡。两日后,风雪未停,汉军万余步骑,开进到了宛丘城下。
高延霸照例,先与杨善会、许敬宗和诸军将校,绕城察看城防。
却见宛丘城外护城河的冰面已被凿开,浊水森寒,有零碎的浮冰飘在水面。城头守军远较太康密集,旌旗林立,拍杆、擂木、投石车等守城器械错落布列,戒备颇严。
巡看罢了,杨善会以故人之身份,写了封措辞恳切的劝降书,由善射者隔着护城河,射到城下,向城中喊叫了通,说是故人书信。不久后,城上有吏卒坐垂篮而下,将这箭书捡了回城。
便高延霸一边令各部安顿扎营,一面等待回音。
傍晚时分,回信送达。
赵佗措辞虽恭,却不言降。信中大意言道:城内有精兵数千,粮草充足,城防坚固。汉军若攻,势必难下。又言,而已得管城郑颋、贾润甫传檄,襄城张善相、谯郡黑社、白社、汝南周君德、汝阴房献伯等诸路援军正星夜兼程赶来,不日将至。反劝高延霸退兵为宜。
却是,李善道这些时日,先后调陈敬儿部余部、周文举部精兵到雍丘,又派高延霸万余兵马从白马出兵,这么大声势,是不好隐藏的,郑颋等已经闻报,彼等也非无谋,已是就此做出判断。高延霸这支兵马要么是去支援陈敬儿的,要么是打淮阳或谯郡的。支援陈敬儿的话,已有陈敬儿部、周文举部、还有李公逸部归陈敬儿节制,兵马已两三万众,似不需再高延霸支援;而打谯郡的话,淮阳离荥阳近,谯郡不如淮阳有战略价值,故此郑颋、贾润甫等认为,高延霸此番出兵,真正的目标极可能是淮阳,已令张善相等部赶紧支援。
这个状况,高延霸等也知道。
诸人就在议事帐中,聚作计议。
许敬宗为弥补马屁拍错的过失,积极发言,首先进言,说道:“大将军,郑颋、贾润甫虽檄调了淮阳郡周边的诸郡兵马,来援宛丘,然风雪阻道,按最新探报,各路援兵距离宛丘都还颇远。谯郡的黑社、白社部,刚到谷阳;张善相部方入颍川;汝阴的房献伯、汝南的周君德两部皆是刚离本郡。抵达宛丘,少说也需十日半月!我军挟克太康之威,士气正盛,何不全力攻城?以大将军之神勇,将士之用命,未必不能在援兵到前,一举拿下宛丘!”
高延霸盯着沙盘上宛丘周围密密麻麻的敌方驻军、敌援标识。
淮阳郡境内,主要的标识三个。
位处郡腹地的宛丘是一;位处郡西、宛丘西南的的溵水是一;位处郡东、宛丘东南的项城是一。溵水所驻,为魏六儿部;襄城所驻,为李德谦部。
郡之周边,敌援的标识共有四个。
即许敬宗刚提到的这几路援兵。东边是谯郡来的黑社、白社部;东南方位,是汝阴郡来的房献伯部;南边,是汝南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