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章 恩威徒施贾生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十六章 恩威徒施贾生谋 (第3/3页)

族大姓。寻常百姓、寒门士子,非仅未得实惠,方下反更要受昔日彼辈摇身一变为‘官’的‘群盗’的盘剥欺凌,俯首低眉,怨气积郁已久!此等汹汹民情,岂是郑颋杀几个人、封几个官便能轻易抚平的?”他就是县吏出身,对荥阳的县吏、寒门子弟的现下处境、怨言很是清楚。

    郑元璹注意到李善道的目光随着侯友怀的话,移到了他的身上,连忙躬身,谦卑说道:“大王,侯公所言,句句属实。据臣与荥阳旧识的往来书信中所悉,被郑颋新近辟除的荥阳士人里边,真正受其倚重者,多为其本家子弟,或姻亲故旧。其余人等,顶多虚职挂名,徒有虚衔耳。与臣通书信的几位士人,对此颇有讥诮,言其‘任人唯亲’,‘徒具虚名’。”

    他稍作停顿,观察李善道神色,小心翼翼地说道,“大王,臣前已禀过薛公,李密降隋的消息传至荥阳后,与臣通信的士人,因此起了点分化。少数心向隋室者,已不再与仆书信往来;然多数人,书信反较往日更为频繁了!言谈间,对李密降隋,均是颇多非议!”

    清了清嗓子,他压低声音,仿佛在复述某种秘闻,“其中一位在信中直言:‘既降洛阳,抑甘为隋臣乎,抑再反乎?’此语可谓诛心!且引汉末吕布、三国孟达等反复之徒旧事为鉴,断言李密反复无常,难成大事,纵其降隋为权宜之计,亦已失尽天下英雄义士之心!人心离散,其势已颓矣!”——却他这最后一句,是他自己对李密降隋的评价,带着明显的倾向。

    李善道听罢,面上不动声色,只笑了一笑,温声请侯友怀、郑元璹等回原位站定,沉吟了片刻,顺着自己的思路,说道:“政治方面,郑颋除此恩威并施,还有个举措,就是传檄山东群豪,或威吓,或安抚,或利诱。但就眼下所知,他的这个举措不太成功。孟海公、徐圆朗之辈,对我的檄文颇为恭顺,对其檄文亦是同样恭顺。此辈其实还是存着骑墙观望之心。”

    薛世雄等皆以为然。

    “说来说去。”李善道的视线,又落在了沙盘上的洛阳位置,说道,“只靠郑颋在荥阳的这些军、政举措,不足为我强敌,他是挡不了我军攻取荥阳、卷席山东的!真正对我军有威胁的,还是李密。而这李密,闻报,他得了洛阳的封拜以后,主力还到洛口,现仍在休整。李密这一降,得的官爵不少,又是太尉、又是尚书令、又是魏国公,文武一把抓,俨然已是洛阳小朝廷的一人之下矣。可他看似风光,实则抱薪救火,其军内部,而下军心动荡,人心不稳。依我料之,他短时内,除去贾润甫、程知节两部外,定却已是不能再大举增援荥阳。”

    薛世雄、李靖、李善仁、陈敬儿等人应道:“大王明见,李密自顾不暇,诚不易再援荥阳。”

    李善道回到席上坐下,顾盼诸人,说道:“所以,我已决定,战机不可错失,攻取荥阳此战,须当尽早着手了!”再度看向了陈敬儿,问道,“五郎,你部现下备战如何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