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章 便引诗情到碧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十章 便引诗情到碧霄 (第3/3页)

去洛阳权柄的不甘。

    细雨潇潇。

    ……

    一个接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乘着深秋凛冽的寒风,裹挟在未干的雨水气息,传遍了烽烟四起的华夏大地。

    雍丘。

    李公逸正检视行装,准备动身前往白马,谒见声势如日中天的李善道。

    亲信疾步闯入,带来了最新的急报。

    李公逸听完,充满了只疑听错的惊愕:“魏公降隋?元文都亲自出城,到其军中宣旨,拜魏公为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

    他目瞪口呆,这转折太过突兀,简直匪夷所思

    一旁的李善行也是惊诧莫名,好半晌缓过神来,问道:“阿哥,白马之行,还去么?”

    长安,宫中。

    李渊放下急报,手指在光滑的紫檀木案上敲了几下,露出玩味的诧异,说道:“李密降了洛阳,解了洛阳之围,大军撤回洛口休整?罗士信领万余兵,进驻荥阳;单雄信引兵万余,逼向河内?”他起身,到巨大的舆图前,拈起直鞭,找到了河东的位置,点了一点,若有所思。

    河北,黎阳仓城外。

    李善道收回了望向工地的视线,——由何稠主持的黎阳仓城的修缮工程正紧张忙碌地进行着,仔细审阅杨粉堆呈上的洛阳探报。

    当看到“元文都持节,赴李密军中宣旨,拜其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李密撤围,主力还洛口,罗士信引兵向荥阳,单雄信部趋河内”等字句时,他的反应与李公逸的惊诧、李渊的玩味不同,一抹洞悉世事的,好像早有预料的了然在他眼中掠过。

    侍立在侧的王宣德察觉到了他神色的细微变化,问道:“大王,洛阳,可是出了新变故?”

    李善道放下军报,再度望向了黎阳仓城下的喧哗工地。

    持续多日的秋雨,无声无息中停了。

    天空依旧阴沉,云层堆积不散。

    地面上,一洼洼积水,映着灰暗的天光。潮湿的枯叶如似黄蝶,在寒风中打着旋儿,纷纷飘落。一场秋雨一场寒。雨后的风愈加凛冽,卷起他宽大的袍袖,已带来了初冬的凛然之意。

    而就在这片秋意的深处,黎阳仓城下的工地,却是一片截然相反的热闹景象。

    数千民夫与士卒在工部吏员的指挥下,喊着整齐的号子,奋力夯筑着新的城墙地基;巨大的原木被吆喝着抬上城头;烧制砖瓦的窑口冒着滚滚浓烟;铁匠铺里叮当作响,火星四溅。

    这热火朝天的生机,与洛阳传来的李密降隋、已开始针对河北调署兵马的消息,以及眼前这无边落木、寒风凛冽的深秋萧瑟景象,形成了无比强烈的对比。

    李善道将探报卷起,递给王宣德,摸着短髭,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笑道:“宣德,自古逢秋,多悲寂寥,我却以为,秋日胜过春朝。”曼吟道,“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