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章 便引诗情到碧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章 便引诗情到碧霄 (第2/3页)

“陛下,王公所忧军心,不无道理。然出兵陕虢,不需全军开拔。遣一部精锐,做出西进姿态,向李密示以朝廷诚意,应便足够。至於李密……。”

    他顿了顿,余光扫过王世充,说道,“王公言其后方不稳,或为实情。可是,李密拥众数十万,纵使主力暂退,焉知其不会留下偏师,继续困我?城内粮秣已罄,易子而食,析骸而爨!若再迁延日久,毋须李密来攻,自将溃矣!臣因以为,当此存亡绝续之秋,李密既肯乞降,无论真伪,皆宜把握此机,先解燃眉倒悬!受其归顺,允其所请,然后从长计议,方为上策。”

    皇甫无逸的话,直指洛阳当下最残酷的现实,粮尽,人相食,真的守不住了!

    王世充额角青筋突突直跳,他听出来了,皇甫无逸这鸟厮,肯定是也已早知元文都谋划。

    尽管皇甫无逸所言之“粮尽,人相食”是实情,王世充也明白洛阳确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但他不甘心!他拼死守城一年多,在将士中建立的威望,在朝中获取到的权力,难道就要因为元文都这伙人的一纸密谋而付诸东流?他张口欲再争辩。

    “皇甫卿所言甚是。”御座上的杨侗却已开口,少年天子适才被王世充惊出的惶色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坚定,“洛阳困守年余,生灵涂炭,朕殊不忍。李密既愿归顺,无论其心如何,皆可暂解倒悬之急。准其所请!着即择使者,出城抚慰李密,宣示朝廷恩典,并允其遣使入朝,及、及筹备出兵陕虢事宜!”元文都此谋,他既早知,於今事成,他当然不会反对。

    “陛下圣明!”元文都、皇甫无逸、卢楚等人,激动地躬身领命。

    王世充喉头一甜,险些喷出血来。他大胆地看了眼御座上明显也是先已知情的少年天子,又入目元文都等人如释重负的表情,一股滔天的愤恨与不甘在胸中翻涌。

    却也知自己在朝中根基浅薄,再争无益,他僵硬地随着众人躬身:“臣遵旨。”

    退朝的钟磬声响起。

    群臣步出大殿,冰冷的雨丝扑面而来。

    王世充停在阶前,举脸望向灰蒙蒙的天空,深深地、贪婪地吸了口带着湿冷雨气的空气。一股淡淡的、被雨水冲淡却依旧顽固萦绕的血腥味,钻入他的鼻腔。是来自北城墙、东城墙下,在秋雨浸泡中腐烂的魏军与守军尸山散发出的死亡气息。一年多来,他为了这座城,流了太多的血,也见证了太多的死亡。难道,这一切,最终就换来这样一个结局?

    李密,竟然成了“归顺”的功臣?

    而他王世充,这奋战守城的统帅,在这个时刻,竟像个局外人!

    他的双拳在袖中紧握,指节捏得发白,指甲再次深深嵌入掌心。

    一名内侍小心翼翼地靠近提醒:“王公,雨凉,请勿久留。”

    王世充胡乱地点点头,目光片刻不移地盯着前方低声交谈着、并肩步入雨帘中的元文都、皇甫无逸、卢楚等人的背影。眼神深处,翻腾着被出卖的恼恨与恐将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