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稻与鱼可得兼 (第2/3页)
胡康安在购西瓜的同时也买了好些南瓜冬瓜往外贩运。另敬县各大户也经常派人来现采新鲜的菜蔬回去。
傅紫萱这个玉园名声算是播出去了。
而之前傅紫萱还担心这二十亩的菜地有点多,怕敬县吃不下,可能得忙着做泡菜。不过现如今看来这二十亩菜地,被这些人如此一分,倒是不用担心的了。
另外池塘里的鱼也是陆续起了卖了。
敬县河流分布较多专门养鱼的人也少,想吃鱼多是拿张鱼网或是下个鱼笼,市集上的鱼也多是这么来的。所以就有时多有时少的。有时候涨水或是下雨,鱼又是扎堆卖,价格便宜得很。
所以有时候吃鱼吃到腻,而有时候大户人家家里来些客人什么的,想买鱼又无处可买。
现在见傅家养鱼了,听说池塘里还养着虾蟹,那些大户就坐不住了,这虾蟹还没起呢就纷纷下订单来了。各家都派人送来了各家每月要用的量,敬县好些酒楼也派人前来商洽。
这销售倒是不用愁了,只是这各家关系倒是让傅紫萱头疼了,给谁多一些,给谁少一些,这都是学问。
池塘的鱼已是连起了好几次了。第一次起的时候十大桶总共装了一千多尾,都是捞的最大条的,价钱也是订得高,订的草鱼十二文一斤,锂鱼十三文,鲷鱼十五文。
倒是也没人嫌价高。醉仙楼要了三成,孙掌柜当场就痛快地让后厨的人过了称,三百尾总共称了有将近六百斤。付了八两银子。
市集卖了四成,收了十二两。有间食肆也要了三成。
当然有间食肆是不需付钱的。不过量跟醉仙楼是一样的,按价格应该也差不多八两。所以这第一次起了一千多尾鱼就卖了将近三十两。
当然有间食肆的再加工利润更高,但那利润要算在有间食肆里面,不能算在鱼里。
傅紫萱做了一番估算。当初每亩水田里都投了一千尾鱼,草鱼是七成,鲤鱼是二成,鲷鱼鱼苗少才投的一成。而第一次起了有一千多尾,卖了有二十八两左右。
这鱼价有升有跌,年节可能要高一些。这第一次订的价高,所以第一次卖的钱可能比平均价略高了一些。
傅紫萱请了两家来一起吃晚饭,饭后就把第一次卖鱼的情况跟大伙说了。
并做了估算,扣掉鱼苗的钱及投喂饵料的钱,一亩能有个二十几两的收入。傅紫萱说是要付他们一亩二十五两的鱼钱给他们。
傅天湖和傅天海都齐齐推拒了。
当初说要在稻田里养鱼时,两家人虽然都信得过傅紫萱,但对于成果如何都是抱着只试试看的态度的。
这一亩一千尾鱼,也只希望都能长到一斤,一斤卖个十文,得个十两一亩就算是最好的了。就跟天上掉下来白捡的一样,哪能还要这么高的价钱。
而且这些鱼的价格现在卖可能是比较高的价格,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