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乡土 (第2/3页)
和几个族老那边傅紫萱也让家人各送了两个过去。
玉园地里的庄稼开始陆续收获之后,傅紫萱就把地里的事托给了老傅头。她又关心起了池塘里的鱼。
之前,夏收时捞了一些大的放到池塘里养着,五亩蟹塘五亩虾塘就有些挤了。不得不起了卖了。
稻苗返青之后,还要往田里补小鱼苗,再养几个月,秋收时,怕是又有一批半大的鱼要放到池塘里来。
虾蟹傅紫萱还不打算起了,放到中秋和春节价钱会更好一些。鱼是要陆续捞了・然后就是田螺和泥鳅。
这鱼和田螺泥鳅倒都不怕多,新鲜的卖不掉,鱼制成咸鱼还能贩到更远的地方,贩到内陆也是能卖上高价的。田螺晒成田螺肉干,泥鳅也可以晒成干卖,都是不用发愁的。只是池塘里密度有些大了・不得不起了。
隔天傅紫萱就准备了大眼的鱼网,开始组织人捞鱼了。
一大清早,天刚蒙蒙亮,趁着还凉爽着,傅紫萱就带着家里的壮丁开始捞鱼了。鱼桶是早准备好的,鱼网也是大眼的鱼网。把鱼网用力向池塘掷去,鱼网就以好看的弧度全数散了开来,待网沉了下去,几个大小伙子就开始拉了。
沉甸甸的,看来成果不错。有些蟹趴在上面,把它们抓了又投了进去。现在还不到你们上桌的时候,再养一段时间。乖。
因为不想捞太小的鱼,所以准备的都是大眼的鱼网。当时投放最多的是草鱼,有七成,有一成是鲷鱼,两成是锂鱼。这捞上来的自然最多的也是草鱼,草鱼长得也快,大的都有两三斤了。鲷鱼大多是一斤左右。锂鱼鲷鱼要销大些。
头一天,傅紫萱并不想捞得太多,先试试水。捞了二十桶,就止了。命人快马加鞭往城里送了,不然死鱼可卖不上价。
送三成到醉仙楼,三成到有间食肆,四成运往市集。让王直挑了三个年青男子跟了去。还让王直带了三道菜谱给孙掌柜,同样带了两道不同的菜谱给王婶子。一道是香煎的,不带汤水,有咸鲜味的,也可做成糖醋的。另一道则是鱼丸子。
有间食肆的菜谱跟醉仙楼是不一样的,有间食肆是外卖,跟堂吃不同。
整条香煎的可能要好卖一些,客人买了回家加热一下就能吃了,这天气不加热也是成的。鱼丸子就更是妙-了,回家就可以吃了,也可以与别的菜配着一起做,老人小孩皆宜,因为鱼刺都已是剔除了。
相信这两道菜会受欢迎的。有间食肆要想做大,让模仿的人跟不上,就得经常有新菜,不断出新,才能一直吸引新老客人。
卖到市集的草鱼是十二文一斤,鲤鱼是十三文,鲷鱼是十五文。卖给醉仙楼的又各减两文。
捞的时候并没有过称,只有等他们卖完回来才知道了。
下午傅紫萱闲了下来,就起兴去看他们抢收花生。
老傅头安排得很是巧妙-,不愧是地里的行家里手。安排了一有力的男子在前面锄,而女子和小孩则拉张板凳坐着后面摘,身边各自放着一个篮框或是簸箕,等装满之后,就倒进旁边的麻袋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