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百一十六章 获利颇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二百一十六章 获利颇丰 (第1/3页)

    从抢收的第三天开始,郭槐就领着他的儿子郭仲夏还有傅松及店里的两个伙计刘三、傅紫诚开始收粮了。

    拿了当初各家签的契纸,一家家上门。

    当时签契纸的时候,是说好粮种是先借给他们的,收粮得银时,再从中扣除,大伙都是没有异议的。所以收粮时还要把这一茬记上。

    这是第一次种天香米,可谓是获得了大丰收。上等良田亩产都在五石以上。养了鱼、泥鳅和田螺的田里还要多收好几斗。

    两个庄子都是上等良田,土地肥沃。傅家庄、孙村和刘村除了上等田当初还买了一些中田,但亩产也有四石多到五石。这产量对于现代来说也只不过一半而已,但对于没有农药没有杀虫剂的古代来说,还得亏了粮种好。

    若是一般的稻种,上等田能收个四石也就极为不错了。傅紫萱这一千八百零二亩地,最后总共收粮一万多石。

    傅家收四成租子,这样就有了四千多石粮食。一石为一百二十斤,一斤天香米的粮价售五十文,这四千多石总共可得利近两万五千两。

    加上佃农的六千石,差银十文,卖粮可得利七千二百两。这一季光天香米,总共可得利三万二千多两。

    果然是人人要争先当地主啊,田多业就大,业大家才大。

    且说傅天湖和傅天海那边,傅天湖有十亩田,都跟着种了天香米,一亩即可得银二十四两。原来一亩最多也超不过四两银。这样一来,十亩一季就能收银二百四十多两。

    而傅天海比他还要多两亩。这两家人这几日笑得嘴都合不拢,粮都还没卖,只仿佛看见白花花的银子在眼前晃悠。

    而傅家庄的族人有的两三亩、好几亩、十几亩地的,不管田多田少,家家可算是能从温饱稍稍往小康靠拢了。虽不至于到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地步,但也不会是几个月才见一次肉腥了。

    当然对于他们来说一亩得银二十几两这些都还是纯利・还得扣除这个税那个税。不过跟以前相比这已经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原来一亩田能剩个几百铜板就不错了,当然如果田里的出产全部卖掉也能剩个一二两。但是粮食也只能卖一小部分,交了税之后剩下的决大部分还是要留着自家吃用呢。一亩也就能卖个几百铜板,一年到头也没几个存银。

    现在不同了・扣完税,全部卖了一亩能剩个二十两左右呢。这等精贵的东西可不是一般人吃得起的,要吃拿银去买一般的大米吃也就是了。

    现在傅家庄的人可谓是个个走路生风。而陈村和刘村佃了傅家田地种的佃户也一下子咸鱼翻身了。有了这些钱家里也能置上一两亩田了,还有余钱给儿子娶媳妇给女儿攒嫁妆了,现在谁还敢看不起他们?

    而陈村和刘村的村民则看着这些原本在自己脚底下的人红光满面、走路生风,那是个个嫉妒眼红得很。恨不得卷了席子睡到傅家门前,不拿到粮种就不走了。

    就在傅家风风火火・热热闹阄收粮至尾声的时候,那个把大小玉庄卖给傅紫萱的齐得贵登门了。

    傅紫萱是应承过齐得贵收粮时卖给他一部分的。也答应他到收粮时让他亲自来提。这不,人准时到了。

    齐得贵到的时候,傅紫萱还跟着郭槐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