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赌斗、探斗、拿斗(六) (第2/3页)
手探囊本事,把手伸进去,破掉他的机关,直取那对玉履。但是,为了虚张声势,吊一下王彪等人的胃口,我还是故作摆出痛苦的样子,喊叫一声:“啊,我的手,里面都是什么,好疼啊……”
王彪冷笑:“怎么样?痛苦吧?那可是我的杰作!”
我说:“不就是机关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王彪见我没事,拿出那对玉履,并且手还在,随之大惊:“不是吧,你居然没有中招?”
我说;“你的那点伎俩,是我几年前玩剩下的。我不仅深懂江湖下斗之道,还对奇门遁甲,墨家机关有所了解。齿轮连接着棺材,操控着两边的刀刃,看似完美无缺,实际上却有一个弊端,那就是敏感度颇高,我刚刚只是丢出一个扣子,机关就正式启动,随着两边刀刃的空隙,我一躲一闪,自然也就摸到了这对玉履。”
“哼,雕虫小技,也敢班门弄斧?”
王彪冷嘲热讽道:“有本事说出红布底下的东西,究竟有什么出处。”
我说别急,待会就水落石出,尔后就对着这对玉履进行打量,几分钟后,脑子里面生成一个固定印象,对他说道:“这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一对青铜玉履,产自于江苏吴县的一口古墓,墓主人为当世有名的学者,金圣叹。”
王彪瞪大眼睛。
很明显,我的说法是对的。
不过,为了继续刁难我,他接着又道:“没错,是金圣叹生前使用过的收藏品,只不过,你只说对了出处,却没对当世的历史背景有所讲解,拿斗的人,一旦成功以后,就必须结合当世历史,对文物展开一番讲解,这样才具备说服度。”
我冷笑,接着说道:“既然如此,我就花点时间和你讲讲吧……”
金圣叹,字若采。一说原姓张,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自称泐庵法师。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
此人少有才名,入清后,绝意仕进。后评点《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才子必读书》《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等,皆颇得声名于世。
顺治十八年(1661年),吴县新任县令任维初为追收欠税,鞭打百姓,亏空常平仓的漕粮,激起苏州士人愤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