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2集 (第2/3页)
介绍
突尼斯位于非洲北部,地中海南岸,地处海上航道和撒哈拉沙漠运输线之间的地带,被称为“拉·冈里特(la Gonlette)”的边远港口使突尼斯直通突尼斯海湾。泻湖使依山而建的突尼斯与它的老邻居迦太基分隔开。古迦太基战争后,经过一段与迦太基密切相关的历史时期,突尼斯在公元下世纪获得重建。历史上突尼斯是贸易中心城市,现为国家首都,行政省的重要城市。
从12~16世纪,处于阿尔摩哈维斯(Almohaves)和哈夫斯(Hafsides)王朝的统治之下,当时突尼斯被看作是伊斯兰世界最伟大和最富有的城市之一。700多个纪念性建筑,包括宫殿、清真寺、陵墓和喷泉,这些都展示着它昔日的辉煌。
城市历史
在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占领阿非里基亚地区时期,突尼斯在图内斯(Tunes)遗址上重建。迦太基的毁灭是突尼斯重建的决定性因素。之后的不久,突尼斯修建了许多港口设施。在894~905年短暂的阿格拉比特王朝统治时期,突尼斯是阿非里基亚的首府。
在随后的公元909~1057,法蒂玛王朝和兹里德(Zirid)王朝统治时期,马赫迪亚和凯鲁万分别是它们的首都。公元1160年,阿尔毛哈韦斯(Almohaves)(信奉什叶派教义的柏柏尔人首领)定都突尼斯。
1228~1574年间,突尼斯是哈夫斯王朝的首都,它是从阿尔毛哈韦斯分离出来的马格里布王朝。在这一时期,突尼斯发展到历史巅峰。
当在1574年统治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取代后,突尼斯丧失了作为首都的地位。由于商社的存在和在海上进行掠夺(后者在这一时期达到高潮),突尼斯进入了一段经济繁荣期。在17和18世纪侯赛因王朝的统治下,集中进行了建筑工程建设,形成的城市景观保留至今。
城市结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