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28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528集 (第3/3页)

区的强烈反对。在建立了行政机关、征兵制度与重税后,奥斯曼统治的区域开始出现叛乱。外约旦的部落两次叛乱Shoubak(1905)与Karak(1910)被残酷地镇压。

    1908年建造的汉志铁路横越了外约旦,连接伊斯坦布尔与麦加,目的是朝圣者的便利,与加强奥斯曼在阿拉伯省份的统治力。

    现代约旦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约旦由英国代国际联盟管理。1921年,英国以约旦河为边界,把西部称为巴勒斯坦,东部称外约旦。英国于东部设立了一个半自主的保护国——外约旦酋长国,立汉志国王侯赛因次子阿卜杜拉一世为外约旦酋长国酋长。1946年5月25日,约旦获得独立,阿卜杜ladeng基为王(埃米尔,即guojiayuanshou),国名为外约旦哈希姆王国;1948年约旦占领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地区。1950年4月,约旦河西岸和东岸合并称为约旦哈希姆王国, 所有原西岸的阿拉伯居民成为约旦国公民。

    约旦支持巴勒斯坦人,反对以色列建国。它参加了第一次阿拉伯国家联合对以色列的战争。在阿拉伯国家战败后,约旦获得了对西岸的控制。1967年约旦又与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一起对以作战。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地区与整个耶路撒冷。战后以色列又允许投降的约旦人回到耶路撒冷, 管理圣殿山的清真寺。两次战争中,都有大量阿拉伯难民包括约旦公民逃至约旦河东岸,使巴勒斯坦人在约旦的势力大为增加。巴勒斯坦人的增加,使约旦王室非常不安。1970年,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多次劫机后,约旦开始对他们开火,这影响到全阿拉伯世界。叙利亚在约旦的北部边境上,集中坦克部队以对约旦施加压力。1970年9月22日,在开罗的阿拉伯国家外交部长会议的调停下,双方熄火,但此后仍有小战斗持续发生。一直到1971年7月,约旦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逐出其国境。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