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10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510集 (第2/3页)

聚集区传统、保守而宁静的氛围形成巨大反差。

    民生

    2002年平均预期寿命73.5岁,出生率千分之二十八。至2005年,黎共有医院161所,床位约9700张,注册医生约4000人,医护人员共约2万人。

    外交

    外交政策

    黎奉行中立不结盟政策,主张建立公正、合理、平等、均衡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安对在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及国际法准则问题上搞”双重标准“。对外强调其阿拉伯国家属性,调整与叙利亚关系,积极发展同埃及、沙特等阿拉伯大国的关系,重视同美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黎巴嫩为2010-2011年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外交关系

    黎巴嫩与98个国家建有外交关系,其中61个国家在黎巴嫩设有使馆。

    同中国的关系

    美籍黎巴嫩人马海德是首个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外国人;他在第一次国共内战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两次国共内战和中国抗日战争,在八路军、工农红军和解放军都曾担任高级军职。马海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致力于公共卫生事业,病逝后被安葬于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

    黎巴嫩与中华民国在1954年建交。黎巴嫩一直实行亲西方政策,但时任总理拉希德·卡拉米领导下的黎巴嫩内阁在1955年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示好,并主动提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签署协定。1956年下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黎巴嫩设立商务代表处;翌年,黎巴嫩在联合国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的会议上支持美国提出的缓议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因而召回驻当地的商务代表,并于1960年上半年撤回代表处。

    其后,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东问题上的立场偏向支持阿拉伯国家、反对以色列,一些黎巴嫩左派议员促请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8年7月中旬,美国派兵登陆黎巴嫩;中华人民共和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