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66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466集 (第2/3页)

支持这次和谈。在沙达特拜访之后,两国和平谈判后签下大卫营和约。在1979年3月,贝京和沙达特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达成《以色列-埃及和平条约》。随着条约的签订,以色列逐渐从西奈半岛撤军,并且撤离自从1970年代开始在那里建立的移民区。以色列也同意依据1949年划定的绿线让巴勒斯坦暂时获得自治权。

    第五次中东战争

    在1981年6月7日,以色列空军轰炸伊拉克在奥西拉克(Osirak)建立的核子反应堆,阻止伊拉克制造核武器的企图,这次任务又被称为巴比伦行动。

    在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发动攻势,卷入1975年开始的黎巴嫩内战。以色列的开战理由为保护以色列在北方的殖民区。在建立四十公里的障碍区后,以色列国防军继续前进,攻下首都贝鲁特。之后在以色列国防军的默许下,黎巴嫩长枪党策划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在数日内杀害千名以上的伊斯兰教徒,这次屠杀后来成为以色列动画电影《和巴什尔跳华尔兹》的故事背景。以色列军队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逐出黎巴嫩,迫使巴解转移基地至突尼斯。由于无法承担战争带来的压力,总理贝京在1983年辞职,由伊扎克·沙米尔继任。以色列最后在1986年撤出大部分在黎巴嫩的军队,边界的缓冲地带则一直被维持着,直到2000年以色列撤军完毕。

    在1980年代里,原本由伊扎克·沙米尔领导的右派政府被左派的希蒙·佩雷斯取代。佩雷斯从1984年开始担任总理,但在1986年又被沙米尔取代,沙米尔达成一个政党联盟的协议。在1987年爆发的巴勒斯坦大起义引燃占领区域的一连串行动,事后沙米尔再次于1988年的选举中连任总理职位。

    奥斯陆协议

    在波斯湾战争中,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