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65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465集 (第2/3页)

区。埃及在沿海地区占有一小块的土地,后来被称为加沙地带。

    大量的阿拉伯人在该次的冲突中被迫逃离,以色列在独立战争取胜后,并不许这些巴勒斯坦难民重返家园,但承认留守的阿拉伯人拥有以色列国籍。阿拉伯人将此次流亡称为“النكبة(大灾难)”,估计有400000至900000名阿拉伯人流亡,后来称为巴勒斯坦难民,联合国估计有711000人。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军事冲突、以及巴勒斯坦难民的问题一直持续至今。随着1948年的战争,约旦河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的犹太人口开始迁入以色列,大量来自阿拉伯国家的犹太难民使得以色列的人口遽增两倍。在接下来几年里将近850000名瑟法底犹太人移民,其中约有600000人迁移至以色列,其他的人则移民至欧洲和美国。

    第二次中东战争

    亦称苏伊士运河战争,在1954年至1955年间,担任以色列总理的摩西·夏里特为报复埃及对以色列封闭亚喀巴湾,阻止以色列船只使用苏伊士运河,试图轰炸埃及未遂而爆发丑闻,造成以色列在政治上蒙羞。埃及在1956年国有化苏伊士运河,又引发英国和法国对此相当不满。以色列“在遭到一连串阿拉伯地下民兵部队的袭击后”,秘密地与英法两国结盟,对埃及宣战。在苏伊士运河危机后,英法以三国的行动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作为三国盟友的美国也不满这次秘密行动,他们将英法的侵略看作是殖民主义的再次体现。英法以三个国家遭到联合国的谴责,以色列被迫从西奈半岛撤军。1955年,大卫·本-古理安再次成为以色列总理,直到1963年才辞职。在古理安辞职后,列维·艾希科尔继任总理。

    第三次中东战争

    在1961年,纳粹的领导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