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40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40集 (第2/3页)

会大楼、琅勃拉邦机场大厅等。

    雕塑

    宗教对老挝艺术的影响可以集中反映在雕塑上。老挝在16世纪至17世纪的佛教雕塑较为著名,是老挝艺术颇具感染力的一面。雕塑通常使用青铜、石料或木材,主题一般是佛祖或是本生经故事中的人物。老挝佛雕的重要特点是其人物形象上的鹰钩鼻子、垂肩大耳和浓密卷曲的头发。老挝的佛雕有两种独创形式:一是“祈雨式”姿态,佛像双臂伸直靠在身体两侧,指尖朝下,佛袍挎在髋骨上、底部两边上卷,呈对称姿态;二是“禅思菩提树”,佛像姿态和祈雨式一致,但双手仰放在下腹之前。

    老挝历史上著名的佛雕包括现在泰国的玉佛、森佛(Phra Sem)、赛佛(Phra Sai)、万象的翁德佛(Phra Ong Teu)、琅勃拉邦的勃拉邦佛、占巴塞的普塔布沙瓦拉佛(Phra Phuttha Butsavarat)。玉佛、森佛、赛佛、普塔布沙瓦拉佛和勃拉邦佛都曾被泰国人掳走,至今存放在泰国,只有勃拉邦佛被归还至琅勃拉邦。不过其中玉佛、普塔布沙瓦拉佛和勃拉邦佛并非老挝人的作品,而是源自高棉或兰纳地区,一度由澜沧王国取得;森佛、赛佛和翁德佛则是澜沧本土的作品。

    琅勃拉邦的帕乌洞中存放有许多小型佛像,成为旅游景点之一。万象的佛陀公园有大量当代雕塑。

    音乐

    老挝宫廷音乐起源于高棉宫廷合奏曲,主要的乐器包括围钲、木琴、竹笙和筚管,其合奏乐类似于泰国的宫廷乐比帕。由于历史原因,老挝宫廷音乐的表演仅存在于宫廷而不普及于民间。自19世纪起,老挝宫廷兴起孔剧式的舞剧,这种表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