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集 (第2/3页)
与其结盟对抗兴起的莫斯科大公国,先后爆发莫斯科-立陶宛战争与立窝尼亚战争,前者持续至16世纪初,据《莫斯科公国札记(英语:Notes on Muscovite Affairs)》记载,1514年的奥尔沙战役(英语:Battle of Orsha)中波兰与立陶宛联军以寡击众击败了莫斯科大公国,并抓获其将领;立窝尼亚战争则于1558年爆发,于1583年以波兰与立陶宛(当时已组成波兰立陶宛联邦)的胜利告终,签署的亚姆—扎波利斯克停战协定(英语:Truce of Yam-Zapolsky)中联邦获得立窝尼亚、波拉次克与韦利日,波兰立陶宛军队则退出大卢基与普斯科夫等俄国领土。
波兰立陶宛联邦
1569年,立陶宛与波兰缔结卢布林联合,成立波兰立陶宛联邦,立陶宛保有自己的军队、货币与法律(立陶宛大公国法规(英语:Statutes of Lithuania)),此时期波兰文化对立陶宛的政治、语言、文化与国族意识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英语:Polonization)。联邦初期国力强盛,在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影响下文化、艺术与教育勃兴,并对外与沙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瑞典帝国征战,在俄罗斯混乱时期进攻俄罗斯,甚至在1610年至1612年间占领莫斯科。
十七世纪中叶联邦国力衰退,再次与沙俄爆发大规模冲突,1655年维尔纽斯之战(英语:Battle of Vilnius (1655))中联邦败于沙俄,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被沙俄占领,为历史上该城首次被外国军队攻占,俄军在城中大肆抢掠破坏,直至1661年联邦才收复维尔纽斯,立陶宛许多文物与国家档案Lithuanian Metrica(英语:Lithuanian Metri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