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98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598集 (第1/3页)

    首都

    塔林(Tallinn),始建于1248年丹麦王国统治时期,1991年恢复独立后成为爱沙尼亚共和国的首都。塔林市位于爱沙尼亚西北部,濒临波罗的海,历史上曾一度是连接中东欧和南北欧的交通要冲,被誉为“欧洲的十字路口”。

    塔林港是爱沙尼亚最大的港口。气候受海洋影响明显,春季凉爽少雨,夏秋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多雪,年均气温4.7℃。共分8个区,总面积为158.3平方公里。2006年全市人口为39.9万。

    人口民族:

    爱沙尼亚统计局2014年1月公布了独立以来第二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全国总人口1312000人,其中拥有爱沙尼亚籍人口为110万。此次人口普查比2000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减少75816人,下降5.5%。总人口中,男性60万人,占比46.4%,女性69.4万人,占比53.6%。民族构成:爱沙尼亚族占68.7%,俄罗斯族占24.8%,其他民族占4.9%,不明国籍人口占1.5%。

    爱沙尼亚人宗教信仰不强烈,不到1/3的人口信教,其中大多数为基督教新教路德教会。俄罗斯人信东正教。源于古代拜物教的宗教传统也有一定的保留。

    国家象征:

    国名

    爱沙尼亚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Estonia,俄语Эстонской Республики),简称爱沙尼亚。“爱沙尼亚”在波罗的语中义为”水边居住者“。

    爱沙尼亚的现代国名(Eesti)来源于古斯堪的纳维亚人,他们称那些住在东斯堪的纳维亚的部族们为esti。在公元98年,塔西佗在他的著作《日耳曼尼亚志》 中用了一个稍微不同的词”aestii“来形容爱沙尼亚。爱沙尼亚人自己广泛运用“Eesti”这个国家,该名称不早于19世纪。

    国旗

    爱沙尼亚旗(爱沙尼亚语:Eest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