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68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68集 (第2/3页)

瓜分波兰

    1764年,斯坦尼斯瓦夫二世在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支持下,经众议院选举即位。斯坦尼斯瓦夫二世一方面有推行现代化改革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又需要与周边国家维持和平关系。1768年,巴尔联盟成立,旨在保卫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天主教独裁体制与内政外交的独立,而这与斯坦尼斯瓦夫二世的亲俄态度和宗教平等理念相矛盾。随后,巴尔联盟对俄罗斯发动“圣战”,造成了国内局势的严重动荡,加之政府重组的失败,给邻国的干预提供了完美的借口。

    1772年,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第一次瓜分波兰,众议院在三国的强大压力下被迫批准了这一行为,并将其作为既成事实。1773年,波兰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计划,其中包括成立欧洲第一个教育主管部门——国民教育委员会(英语:Commission of National Education)。1783年,波兰正式规定禁止对学生进行体罚。斯坦尼斯瓦夫二世也是波兰启蒙运动(英语:Polish Enlightenment)的领袖人物,在位期间鼓励工业发展和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建设。由于他对艺术和科学的贡献,他被授予皇家学会院士称号。

    1791年,众议院通过《五三宪法》,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五三宪法》是欧洲第一部、世界第二部现代意义上的宪法。该宪法限制贵族利益的条文触动了国内贵族的利益,部分反对者组成了塔戈维查联盟,向俄罗斯求助,引发了1792年俄波战争。由于担心波兰霸权的复兴,1793年,俄罗斯和普鲁士对波兰进行了第二次瓜分,使波兰的国力大为削弱。1795年10月24日,俄普奥三国第三次瓜分波兰,此后,波兰立陶宛联邦不再作为独立的政治实体存在,波兰进入长达123年的亡国时期。末代国王斯坦尼斯瓦夫二世于同年11月25日逊位。

    亡国及分治时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