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0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20集 (第3/3页)

代。

    史书上说:上古时人类少而禽兽多,人类居住在地面上,经常遭受禽兽的攻击,随时都有伤亡危险。受恶劣环境逼迫,部分人类开始往北迁徙。他们来到今山西和陕西一带,开始“穴居“生活。因北方气候寒冷,许多人不肯北迁。这时候“有巢氏“出现了,他指导人们在树干上建造房屋 ,此来即能挡风避雨,又可防止禽兽的攻击,人们从此不再过担惊受怕的日子,此后“巢居“生活方式诞生。

    相传,有巢氏排除了兄弟姐妹间的通婚关系,同一族团内部的同辈男女也禁止通婚了。男子只能选择其它族团的女子为“妻“,女子只能选择其它族团的男子为“夫“,这便是族外通婚。这种族外通婚相对于血缘群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进步。有巢氏的功德,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由“穴居“进入“巢居“的文明进程。

    《美食中国--上卷》; 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久远的圣人-有巢氏》:“有巢氏是我国史籍记载中距今年代最为久远的一位圣人,他构木为巢,使人民免受禽兽之害,因而得到人民拥护。他还教人民'积鸟兽之肉,聚草木之食',利用狩猎与采集所得,维持初民生活,于是'天下九头咸归有巢'。“

    服装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上溯至原始社会。《鉴略.三皇纪》记载:“有巢氏以出 ,袭叶为衣裳。“;明代罗颀《物原·衣原第十一》就有:“有巢始衣皮“的记载,以上记载是说有巢氏最早教民用树叶、动物毛皮做成衣服;服装文化史可以看作由此发端。

    1973年在河姆渡遗址 的第一期发掘中,木构建筑露头于第四层中部,出土的木构件总数达一千件以上。正与韩非子所说的:“有圣人做构木为巢 ,以避群害“相吻合。所以有史学家认为“河姆渡人“就是“有巢氏之民“,河姆渡地区就是“有巢氏国“的中心区域。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