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集 (第2/3页)
中心,西至新街遗址、东至华胥窑、华胥沟的华胥文化旅游区的各项开发工作。与此同时,“华胥窑“所在地宋家村还采取多种筹资形式,积极加快开发、保护、建设华胥氏生前居住的窑洞及当地的华胥氏文化旅游资源,从而拉动当地旅游业,带动地方“农家乐“的迅速崛起。
华胥氏文化研究会李三友对记者说:“华胥窑“的开发必将对于繁荣我县经济,开发旅游名片,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也让这世界性的隐性人文遗址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和保护。
国家公祭
2007年3月份,世界华人联合会、中国国际文化交流cujinhui、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中国史前文化研究院、黄陵基金会、蓝田县人民政府等10多家单位共同主办了首次全球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4万多人参加了恭祭仪式。此后,对于华胥氏的研究和华胥陵的考古保护工作也已全面展开,它标志着被人们遗忘了近百年的华夏始祖母华胥氏,重新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从文史材料中走向真实生活。
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的华胥陵,相传是上古时代伏羲和女娲之母华胥氏的陵冢。有专家称,华胥氏是华夏子孙的繁衍之根。
陕西省蓝田县位于西安市东南五十公里,因境内南山盛产美玉,故名。一九六三年在此发现了距今约八十万年的“蓝田猿人“化石,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摇篮之一。
据中新社了解,蓝田县有关于华胥氏的诸多遗迹,“羲母陵““三皇故居“等,日前有关学者石兴邦、刘士莪、任本命等人赶赴蓝田,从人类学、考古学、民俗学等不同角度,对母系氏族的起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