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集 (第2/3页)
冲突即将引起英美冲突。汉密尔顿坚信对英国作战无异于全国性的自杀行为。联邦党人控制的政府,于1794年派遣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约翰·杰伊赴英,11月签订妥协性的《杰伊条约》。英国同意放弃北美西北地区的若干贸易据点,杰伊允诺替英国债权人清理旧债务,主要是南部种植园主欠下的。《杰伊条约》对美国出口加以种种限制,且没有使英国同意停止对美船的拦截活动,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汉密尔顿公开地为这个条约辩护。至此,汉密尔顿的对内对外政策,都引起杰斐逊派和劳动人民的反对。1795年,汉密尔顿不得不辞职,但他的财政政策措施,由新任财政部长小奥利弗·沃尔科特贯彻下去。
总的来说,二人尖锐对立,根源在于两个人有不同的社会理想及不同的建国方略。两位伟人处处针锋相对,寸步不让。两人在建国方略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两人有不同的政治与经济建设的方针与主张。在政治领域,杰斐逊从对人民的高度信任出发,极力主张加大民选的立法议会的权力以有力制约行政部门;汉密尔顿则从对人民的极端不信任出发,主张建立一个高度集权化的行政部门以有力制约民选的立法议会。在经济领域,杰斐逊想走农业立国的道路;汉密尔顿则想走工商业立国的道路。
汉密尔顿与杰斐逊的尖锐斗争,吸引了美国众多学者的注意。学者们写出大量巨著,对二人做出评价,并从政治、经济、思想等各个角度分析其斗争的实质与意义。总的说,特别是在“进步学派“占统治地位的20世纪上半叶,美国史学界明显存在着“抑汉扬杰“的倾向。二战后,“进步学派“的地位发生动摇。近几十年来,有众多美国学者写出赞誉汉密尔顿的著作,纠正了“抑汉扬杰“的倾向。随着世事的不断变迁,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同时不断对过去进行反思,纠正偏激看法。美国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