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7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87集 (第2/3页)

法国青年艺术家、企业家、科技和社会工作者访华。2007年,4批各100名中国青年公务员和社会工作者、艺术家、企业家、科技工作者访法。

    中法双方签有教育交流与合作协议,定期举行磋商会议。至今,双方已有120多对高等院校和20余对中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两国每年互换65名奖学金学生。截止2014年,中国在法各类留学人员达3.8万人;法国在中国各类留学人员约7600人。两国均有一批大学和中学设置教授对方语言的课程。中国电视台、电台开办法语教学节目。2003年9月,中法签署互认学历和文凭协议。2005年,两国签署创建中法博士生院意向书,并于2006年3月正式成立。2007年,中法续签互认学历和文凭协议。至今,中国在法国本土和海外省开设17所孔子学院和3所孔子课堂,并在法国9个学区、23所中小学开设中文国际班。汉语已成为法国第五大外语,约有4.5万学生学习汉语。法国法语联盟在中国建立了16所分支机构。

    2004年9月1日,中国公民赴欧旅游首发团抵达法国。2012年,法国至中国旅游人数52.5万人次,中国公民首站赴法国旅游人数37万人次。截至2012年,两国间已有友好城市和省区80对。

    同德国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政府由于冷战的加剧而自认无法遏制德国。同时西德的经济发展也使得法国无法继续限制德国的煤和钢铁工业的发展。而法国本身也对德国的这些资源感兴趣,因此法国政府改变了它至此为止的压抑政策,提出合作政策来协调两国之间在这些重要资源上的合作,避免过去互相之间的竞争和不信任。1951年4月18日签订的巴黎条约是基于舒曼计划制定的,根据本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让·莫内也是煤钢共同体的首任zhuxi(1952年至1955年)。1963年1月22日,时任德国总理康拉德·阿登纳与时任法国总统夏尔·戴高乐在巴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