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异界之声 (第2/3页)
来自异界的朋友,你太急切了,这很危险。”
这是沟通中,对方话最多的一次。
以上位者,或者说,是以前辈的口吻在警告着好奇心逐渐过盛,忘却了危险的后辈,记得遵守召唤学的行为准则。
这在魔法学界,是导师对后辈最严厉的批评。
似乎是不满意艾尔莎的不谨慎,随后的三次沟通,对方拒绝回答任何问题。
直到第四次,未知的声音第一次表现出了好奇心。
“你的知识,从何而来。”
艾尔莎诚实回答:“自学。”
“出色。”
夸赞结束,对方立刻中断仪式。
这一刻,艾尔莎也发现,这场仪式,从来都是双向的,对方有办法,也有能力阻止。
冷汗淋漓之余,她制定了与“异界之声”沟通的准则。
一共两条。
1.与异界之声交流时,现场必须同时存在4人。
主沟通者:默认为艾尔莎,负责与异界之声进行仅有一个问题的讨论,沟通时长不得超过一匙沙漏时。
副沟通者:负责于主沟通者出现重大变故,例如精神恍惚、意识脱离、虚脱时,临时接替,主动中断沟通。
精神检测者:随时监视召唤仪式本身带来的精神波动。
精神检测者二号:必须处于沟通区域外,利用远程法阵注视,保有切断沟通区域法阵的权限。
2.一旦异界之声出现干扰仪式魔法迹象,且干扰程度剧烈,沟通区域喷洒超额镇定魔药,阻断沟通者意识。
忌惮,但,好奇。
智慧生命的天性,或许皆是如此。
长达两年的沟通,澄澈者获得的有效信息并不多。
异界之声似乎并不打算过多与他们产生交集。
并且,与他们交流的声音一直在变。
有时是稳重威严的女声。
有时是懒散的男声。
有时是跳脱散漫,听上去有些孩子气的声音。
有时又是学者气息浓郁,说话一丝不苟严谨至极的知性女人。
或是只会发出“你好,你好,你好吗?”这样意义不明,纯粹调皮捣蛋的人,在浪费有限的沟通次数。
艾尔莎能确定的一点是,位于异界的这群人,拥有比他们更深入的魔法认知。
因为其中有一个人嘲笑了他们对于魔力这种天然、清洁,无污染能源的低利用率。
并且对他们还在以魔力利用率与魔力总量衡量个体实力的标准,捧腹大笑。
这是唯一一次交流中,对方表现出了明显的情感。
与其说,他的言谈不尊重澄澈者,不如说……他就像是于至高学府中进修归来的贤者,路遇仍在挥动法杖吟唱施法的初学者,忍不住调侃“竟还有人用法杖”。
没有一位澄澈者高层能判断对方的好恶。
但随着这次交流的结束,他们当机立断,不再允许探究召唤仪式本身。
艾尔莎没有反对这个决定。
越了解,她的内心越是不安。
那是对于未知的忐忑,与了解到世界之外世界广阔的不安。
任何不负责任的过度接触都可能为世界本身带来灭顶之灾。
澄澈者不能成为罪人。
比起可能从对方口中获知的知识,明日世界依旧,才是最重要的。
遵循理性的艾尔莎自那之后不再钻研召唤术。
这份理智,直到不久前才迎来崩溃。
同伴惨死,至亲不知所踪,无数教导自己的老师倒毙于血泊之中,积累千年的知识熊熊燃烧。
澄澈者危在旦夕!
就像是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面对来势汹汹,早有准备的永夜教会,翻盘希望渺茫的艾尔莎选择了召唤。
她放弃了最低魔力供给标准,以自身强大的魔力建立起强大而稳固的仪式通道。
沉寂两年的通道中回响着她的声音。
“无论谁都好,我请求你的帮助!”
没有回应。
“以我的生命为召唤代价!”
异界之声再现。
“说清你的目的。”
“杀光永夜教会的入侵者,用他们的血祭奠我所有死不瞑目的同伴!”
令人压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