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金图纸一个,宝贝 (第2/3页)
便觉得气场落了下风。
这股洪流在距离土岗百余步的地方,如同撞上无形的堤坝,骤然减速,最终戛然而止。
整个旷野瞬间陷入一种令人窒息的寂静,只有风吹动旗帜猎猎作响,还有无数战马粗重的喘息。
八旗先锋的人数不多,约莫千人左右。
为首一员清军大将,身着黄色镶边棉甲,盔顶高高的避雷针式盔枪饰着鲜艳的翎毛,策着一匹神骏黑马,缓缓而出。
他扫过吴三桂们这区区数百人,嘴角似乎挂着一丝若有若无、难以捉摸的弧度。
他身后紧跟着同样甲胄鲜明的悍将,目光冰冷地审视着吴三桂们,如同打量一群待宰的羔羊。
相隔百步之遥,吴三桂先开口了,洪亮的嗓音犹如号角吹响,“比欧起,吴三桂!率部在此恭候多时……”
相当笨拙的满语口音从口中吐出,这是吴三桂从军师嘴里紧急学习的几句常用语。
“吴三桂将军果然守约……”那将领微微颔首,算是回礼,目光却如刀子般在吴三桂脸上刮过,带着审视与评估。
旋即话锋一转,声音陡然冷了几分,目光扫过吴三桂身后区区数百亲兵,又投向那空荡荡的旷野,嘴角那丝弧度带上了毫不掩饰的讥诮——
“贵部大军何在?莫非吴总兵只带这点人马,就想与我大清商讨国事?”
一股被轻视的怒火猛地窜起,你们率领的也不过千人,有何骄傲的资本?但瞬间被吴三桂冰冷的理智压下。
他深吸一口气,迎着对方审视的目光:“大军驻于十里之外,枕戈待旦!吴某亲率前哨,迎候大清之兵,以示诚意!昏君无道虐民,纵容兵匪胡作非为,外有反贼蹂躏山河。
某愿效昔日唐皇借回鹘之兵剿灭叛贼,若事成,吴某愿献上京师全城钱粮布帛与女人以作报酬。”
吴三桂将早已准备好的说辞抛出,声音里刻意带上了悲愤与“大义凛然”,仿佛他并非率部降清的汉奸,而是“借虏平贼”的救明忠臣。
“噢,想不到吴总兵竟是如此忠义之人……”那将领嗤笑一声,语气里的讥讽之色仿佛化作尖刀扎人。
而身边满脸横肉的副将,却用略显笨拙的汉语嚷道,“借我大清之兵替你平贼,一座城的钱粮女人可不够,不如拿天下来偿。”
“打天下须得兵强马壮,你们仅凭一千骑兵就想横扫中原么?”吴三桂反唇相讥。
“哼,我大清主力早已兵临宣大,不日便能破口入关。况且我大清兵锋早已入关多次,你明军哪一次不像马蹄下的野草?纵使关内反贼遍地,我大清也可逐一击破。”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大清兵强马壮,但也是黑旗营的手下败将,如今黑旗营就在京师之内,背嵬军更是逼近山海关,仅凭你们孤军,休想染指中原……”
此言一出,这将领与副将果然安静片刻。
他们深知大清是如何坠落的,黑旗营、背嵬军可以说是他们的一生之敌。
眼下从吴三桂口中确认这则关键情报,他们也颇为惊诧。
这说明事态紧急,容不得半点拖延,一旦让背嵬军打破山海关,势必与八旗兵正面撞在一起。
必须拉拢吴三桂,快速打垮宣大边兵,以便两军会师,迅速拿下京师。
这将领沉吟片刻后道,“你深夜挟持军中统帅,违背皇帝诏命,率部与我大清洽谈。若是将此透露天下人,为黑旗营,背嵬军所部得知,你以为他们能饶你性命?你我皆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何不速速联手打破京师,分了朱家的天下?以免夜长梦多?”
脸上的神色飞速变换,吴三桂终于咬着牙吐出,“吴某要做什么?”
“我这一千精骑借你调用,你只需率部南下扫清通往京师之路,旋即包围京师全城,另遣一部随我回师宣大内外夹攻……”
“三桂可听大清调遣,却须得给我‘借兵剿贼’的名声,否则京畿之地,何人愿助我?”
“粮草,器械都无需担忧。”那将领露出胸有成足的笑,“一伙心怀天下的商人早已备齐粮秣,只消我遣一信使,便会有源源不断的粮草运抵京师城下。”
吴三桂闻言大为震惊,想不到昏君驱使黑旗营的乱招,竟把各路人马都推到了对立面。
这也该怪黑旗营作风“跋扈”,平时厌恶豪绅巨商,如今该吃一吃被人联合抗衡的苦头了。
“不过我大清愿给你‘借兵剿贼’的名声,你又能给什么诚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