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六十章 昏黄的路灯照不亮整条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六十章 昏黄的路灯照不亮整条街 (第3/3页)

步之外,眼巴巴等在岸边,希望贼兵杀来之前,他们能踩着浮桥过去。

    越来越多官兵拥挤在岸边,但见标营士卒阵列严整,竟无一人敢造次抢路。

    既然暂时渡河不成,便有人开始抛盔弃甲,宽衣解带,冀图将衣甲定在头顶泅渡过河。

    不多时,贼兵已然击败车阵守卒,破开偏厢车杀入军营,恰巧此时浮桥也基本搭建完毕。

    杨文岳作为钦命的数省总督,自然能优先渡河。

    可当他走出十余步回望,运筹一切的杜参将居然仍在岸边持刀对峙,俨然一副留下断后阻贼的模样。

    这如何能成?

    若无杜参将随机应变,根本没有大军渡河的生路,杜参将怎能不渡?!

    被标兵裹挟着前进,杨文岳还一门心思回头呐喊,“杜参将熟知贼寇战法!速速随我渡河谋生!我大明不可再损忠臣良将啊!”

    贼人的秘术灵光已触及身边,脚下的泥土顿时清晰可见,骤然缩短的影子随着灵光下落而向后拉长。

    身边一面明军战旗陷地数寸,杜仓没回头,却将腰刀高举过头,大声嘶吼道——

    “杨督宪与贼寇作战多日,已比杜某更懂贼寇……眼下国事艰难,总得有人站出来抗。人人只求自利自保,上下掣肘,文武仇视。天下大事才败坏至此!杜某不才,不知如何救国,却愿做护国忠臣,为大军坚守浮桥!”

    “杜参将!”杨文岳远去数十步,声音里的哭腔显现。

    “若杨督宪能入京师见‘卢相公’一面,告诉他,他当年在郧阳提拔的小小百户,没叫他丢脸!”

    杜仓说罢不再言语,只是握紧腰刀,高举藤牌直面远处不断涌来的贼兵。

    “大哥我来助你!”

    “将爷,一个人威风可无趣。”

    “有种的可不止将爷你一人呐。”

    说话着,数百兵士从四面涌来,而有些踏上浮桥的士卒也逆着人潮返回岸边。

    杜仓回头一瞧,竟都是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亲兵,就连一些辅兵也自愿持刀留了下来,差不多一千余人。

    麾下三千部众能有三成人马留下随自己一同赴死,也算是一件幸事吧。

    “哈哈哈!”杜仓双眸泛红,“好!好!好!只可惜没有美酒在旁,不然我定要与兄弟们大口喝酒,痛快杀贼!待会你们可不许抢我头功,且看本将如何杀贼报国!”

    “杀贼!”

    贼兵袭来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杜仓心中的忧虑烦闷却一瞬消失不见,就像再也不必烦恼胜败、生死,彻底释怀了。

    能痛痛快快战死,还有这么一帮好兄弟伴在左右,杜仓心说这辈子已经死而无憾了。

    他知道踏桥逃走,自己和兄弟们就能活,也能帮助朝廷训练更多悍卒、杀伤更多贼寇。

    可是明眼人都知道今日一败,朝廷再无剿贼余裕,哪怕是黑旗营也在艰难收复河南失地,短期内并无余力北上勤王。

    朱明要亡了。

    也该亡了。

    杜仓心中咒骂当今昏庸无比,有卢象升这般良臣却不用,偏偏将对方打入诏狱。

    合该你朱明天下灭亡,被反贼夺取江山。

    活该!活该!活该!

    只苦了北地百姓,多部贼寇争相崛起,势必爆发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混战,到时候北方混战十年,苦的也都是底层百姓……

    杜仓突然觉得心累了,有种做什么也不会开心的沮丧,就像背嵬军将官们曾说过的话,“毁灭吧,赶紧的,累了。”

    或许在此断后战死,也有从“上下掣肘、文武敌视、贪墨横行、昏君当道……”的恶劣氛围中解脱吧。

    只是可怜跟着自己的兄弟们,自己一心求死,却不能真叫他们与自己共赴黄泉啊。

    看着灵光照映下随着晚风飘扬的军旗,杜仓猛地回想起背嵬军将官之间“爆发”过的活动——

    他收刀入鞘,握紧战旗挥了挥,冲着愈发逼近的贼兵大喊道,“永平参将杜仓,在此向红巾军将官发起生死斗——”

    “玛克戈拉!玛克戈拉!玛克戈拉!”

    他咬字很重,尤其把最后四个字清晰又洪亮的喊出声。

    此言一出,迎头袭来的贼兵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像是中了咒术一般面露惊愕。

    那震惊又欣喜的目光像是在说,你怎么懂这玩意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