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号令百业 (第2/3页)
敲定了一项合作。
公司注资300万光种,和百校高原合办「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该院校将沿用百校高原的既有成功经验,专注于对培养职业技术。
东方学院由百校高原既有的7家技术学院为班底,学制从过去的几个月到一年半,提升到了两年半至三年。
“我的想法是,咱们这些基础职业者,也需要一个进阶上升的通道。当前东西大陆,都没有这样的一个机制或者教育培养方式。”
周异对霸公说:“比如说最常见的农夫,我们目前只有普通农夫,还有有经验的资深农夫两类,不够直观和细化。机电生命就有职业能力评级体系,不过相关标准,是专门为机电生命而设立。”
“我们需要更大众化的标准,让大家能够理解、信任高级职业能力者,高级职业能力者,也需要具有一个较高专业水平,以满足大家对于高质量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霸公心领神会:“也就是血肉生命独立的职业评级体系,通过我们的东方学院来推进?”
“对。”
周异道:“现在这个世界发展很快,行业和职业的细化细分会持续进行。法理阵线那边已经明确发布了战略转型公告,将会推动机电生命群体向着工业化、规模化、高精端三个方向转型,而不再是过去和人类、光纳种交叉竞争岗位的模式……”
这个大战略被称之为【三项升级】。
法理那边很早就和周异单独对话,商谈过相关事宜。
机电生命的优势,就是高效和精准。
过去因能源昂贵导致城市无力负担机电生命们的硬性开销,所以只能让机电生命们自己谋生,属于机电生命特有的市场经济模式。
但今时不同往日。
法理阵线和公司联手之后,先是装配浮游心脏,让能源成本大幅降低。
对数量众多的机电生命失业者和贫困者来说,这几乎无异于给了它们续命的机会。
加入火星和月球开发,法理阵线更是拿到了足够廉价的充裕能量源。这些能源来自于圜流,来自于地幔菌收集到的宇宙射线,对于机电生命当前来说,近乎于无穷无尽。
客观条件已满足机电生命群体的转型。
法理阵线很早就在规划和模拟,将过去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完全扭转为计划经济模式。
机电城市将对每一个城市居民进行劳动分配。根据城市需求和定位,让居民们可以选择成为各行业的职业者,也可以根据各自需求,调整进入其他城市参与工作。
各领域生产建造都由各城市统一调度,需要多少生产多少。避免产品大量过剩和个体资产差距过大,并且集中机电生命们的劳动力,投入到城市大方向上去,这就是【三项升级】。
与人类不同。
机制特性使然,机电生命反而是计划经济是最高效的。
过去的问题是城市无法保证每一个居民的生存。
就像贫困家庭,只能让小孩外出务工。现在变成了大户人家,直接将小孩安排在家族产业里任职就完事。
三项升级是升级转型,而具体研发生产领域上,【修道】、【大气改造】、【天人硅基宝石技术】等大型项目都需要许多的机电生命参与其中。
如此一来,大量机电生命退出雇用市场,专注于各自本职领域,就空出了许多中高端的专业岗位。
普通人就有了机会。
这也是东方学院建立的一个有利前提。
学院招生还是以人类为主,人类最擅长的是使用工具能力和想象力。
在社会分工中,通过职业能力进行评级,得到相应的待遇和社会认可,才是他们更习惯、更能发挥能力的生活方式。
霸公也深以为然:“高级职业者,由东方学院进行职业资格认定,背后有公司背书,有法理阵线提供评级的数据和评价框架,接受度绝不会差。”
“按照E-A来评级职业能力,也是惯例。”
“就是有一个小问题。”
“周先生,百校高原多年深耕于技术培训。根据我们这边的调查,即使是这些中高端专业岗位释放出来,碍于地方保护,以及保守原则,很可能也会被各地区学校毕业生拿到。短期内,我们的东方学院毕业生很难有直接的竞争力。”
周异对此早有打算:“不用担心。我准备沿用蘑菇林小学的方针,每年会给东方学院的优秀毕业生提供机会,提前招聘优秀人才。”
“我们会联合发展联盟、以及合作伙伴的殷商公司、神威公司、死海铁路公司等,对东方学院毕业生进行内招。”
“每年废土开发公司会按照分数成绩,从东方学院至少招募5名优秀毕业生,进入各部门和部门下属单位去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