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831开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831开镰 (第3/3页)

到属于正常,跳出来吓人一跳才是乐趣。

    “小兔崽子,别嚷嚷了,睡觉!明儿还得早起呢!”听着时不时传来的动静,有人不乐意了,朝那帮精力充沛的初中生喊道。

    学生嘛,尤其是还是男校出来的,总有那么几个桀骜不驯、不服管教的,觉得被扰了雅兴,不满的还了两句嘴。

    “无组织,无纪律!怎么?想被退回学校吗?你们带队老师呢?!”张金波一句话就将这帮初中生给怼哑了火。

    唐植桐在一旁看了直想笑,这帮孩子啊,涉世未深,没有经过生活的毒打,希望他们明天劳动过后还能像今晚似的生龙活虎吧。

    张金波也就是吓唬吓唬他们,最终也没怎么着这帮孩子。

    农场的夜有些凉,唐植桐躺在秸秆铺成的地铺上,身上盖着张金波给准备秸秆,虽然一动弹就会发出窸窸窣窣的动静,但好在保暖,能让人睡的比较舒坦。

    农场的夜有点吵,四周不知道是什么小虫儿在求偶,声音此起彼伏,不大,却扰人清梦。

    唐植桐临睡前,用外挂薅了一遍虫虫,保持清净是其次的,主要是不想在自己睡觉的时候被咬,尤其是蚰蜒,这玩意咬一下可比蚊子要狠多了。

    至于蚊子嘛,夜凉如水,它们有心无力。

    一夜好眠,时间来到5月23日。

    天还没亮,农场催促上工的钟就铛铛铛响了起来。

    唐植桐从秸秆中钻出来,伸了个懒腰,将挂在身上的碎秸秆拂掉,今晚还指着这玩意继续保暖呢。

    “起床,去上工。今天咱们跟社员们各自分一片地,看谁干活的速度快。同志们,咱们可不能落后啊!”苏庆祥和方圆等人从临时仓库里抱出一捆捆镰刀,打算发给大家。

    “好!”糙老爷们三三两两的回应着。

    这么早起床,很多人都不适应,有的在揉眼打哈欠,有的则借着月光去放水,有的在打趣旁边的人昨晚睡觉时打呼噜放屁磨牙,还有部分女同志拿出脸盆打水洗脸,甚至有人问是不是吃完早饭再过去。

    早饭肯定是不会吃的,炉灶里连个火星都没有,哪怕是想喝口热水也无。

    想喝水只能从临时宿舍旁边的那口水井汲水,水很凉,能凉到让钱谦益望而止步,等干完活再来痛饮更合适。

    一时间,场面有点混乱。

    就凭眼下这场面,唐植桐觉得这帮同事的麦收速度很难比的过社员。

    这帮前来参加劳动的职工、大学生里也有农民出身的,对麦收的场面不陌生,在他们的带动下,场面总算没有失控。

    邮政职工这边一墨迹,东方就露出了鱼肚白,等列队去麦田时,农场的社员已经有序在田里割麦,而且已经有人推着小车将麦捆运往麦场。

    “开镰喽!”随着方圆的一声号令,拿着镰刀的职工开始下场。

    那些农民出身的职工、大学生,人手一把镰刀,从麦田的一头割往另一头,很快与那些不熟悉镰刀的人拉开了差距。

    而那些有些身子单薄的则负责捆麦子、运麦子。

    这其中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余英。

    看着有些弱不经风,此时已快速挥舞着镰刀走在了队伍最前列。

    唐植桐割麦的速度不出挑,但也算不上最落后,割上十来分钟就站起来捶捶腰,这几天跟小王同学为了完成任务没少下功夫,老腰有点受不了。

    像唐植桐这般的并不在少数,不过他们不一定是夜间生活太勤劳,也有可能是缺乏锻炼。

    磨合的过程总是免不了有些磕磕碰碰,由于对镰刀的不熟悉,有些职工甚至割到了自己手或腿上,每当此时就会有医学院的学生上前帮着包扎。

    “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去医院”,这是时下的一句体现艰苦奋斗的口号。

    即便是受伤,也没人说要回去静养,包扎完成后得继续劳动,只不过不再是割麦,而是提着筐跟女同志一起捡拾落在麦田里的麦穗。

    至于那帮初中生嘛,他们总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此时正忙着搬运麦捆,不仅如此,还一个劲的嫌弃割麦的速度太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