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你要老婆不要? (第2/3页)
公室门前,方圆敲了敲门,打断了陈大姐跟那位女同志谈心。
“陈大姐,谈的怎么样了?”方圆开门见山的问道。
“求求大哥,您发发善心,不要送额回去,回去就没命再出来咧。”那女人这次开了口,一下子给方圆跪了下来,头扎扎实实的磕在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嘣嘣”声。
“哎吆!这位同志,你这是干啥?快起来,快起来!”方圆犹如被烟头烫到了手指,将还剩了一半的烟头扔了出去,这时候也顾不得什么男女大防了,在陈大姐的协助下忙不迭的把女人扶了起来。
“家里没人咧,额回不去咧……”女人被扶起来瘫坐在椅子上,呜呜的哭了起来。
女人的眼皮肿了,明显是刚刚已经哭过,再加上这次落下的泪水,将脏的均匀的脸蛋抹的黑一块、黄一块的。
黑的是灰,黄的是皮肤,因为身体不健康的缘故,脸上没有什么血色。
“刚才我问了,老家甘省天水的,家里缺粮,已经没有亲人了,想跟着村里人进疆讨口饭吃,但跟乡亲们走散了,误打误撞爬上了押运车厢,一路上没敢下车,跟着来了四九城。”陈大姐的眼睛也红红的,明显是刚才陪着哭了一场。
“唉!不回去咱这也没法安排啊,去哪弄定量?”方圆没想到还真被唐植桐说中了,不过他此时也顾不上感慨,看着陈大姐的模样,明显是不想送这位女同志回去,但这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想留也留不住。
“我刚才问她了,她年纪不大,还没结婚。方处,你看能不能给在农场给她找个婆家,这样就能落户了。虽然农场条件艰苦了点,但总比她老家强些。”陈大姐知道现在城市户口卡的严,像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落户,所以退而求次。
城市户口管理严格,但现在四九城的农村户口管理相对较松,以婚配的名义还是能落下户口的,前提是生产队和公社得答应。
放在以前,这条路也不好走,但农场那边现在毕竟划归邮电系统管理,这样就好操作了很多。
各系统的农场说白了就是一种粮食关系转移,生产队照样交公粮,只不过是不再将公粮交给粮食部门,而是交给各个系统。
这里面说是漏子吧,也不算,毕竟肉烂在锅里,也没有浪费。
对于生产队来说,有人能嫁过来是好事,毕竟能充实生产队的劳动力,至于因此带来的粮食消耗嘛,这一点并不需要太过注重,因为现在交公粮的办法是先留下口粮,剩下的部分再按比例拿出一部分或交或售给粮站。
“也是个办法,我协调一下。”方圆眼睛一亮,总归是条法子,已经比直接遣返好了太多。
“她叫余英,小名英子,从天水上的车,今年17……今年18岁!”见方圆答应下来,陈大姐赶紧将这位姑娘的姓名、年龄说了出来,既然是给她说亲,总得有点基本信息。
至于年龄嘛,陈大姐谎报了,《婚姻法》规定女满18周岁才能登记,既然是帮着余英解决问题,这点必须考虑到位,不能先过着不扯证。
“行,我这就去问问。”方圆答应下来,根本没在意年龄,为了结婚谎报个一两岁太正常了。
至于这位女同志是否同意在本地找婆家,方圆连问都没问,都这个节骨眼上了,什么妇女意愿都要往后靠一靠。
说干就干,方圆掉头出了工会办公室,骑上自行车就直接去了农场。
自打四九城市局被允许协办农场以后,方圆就去劳动过,跟那边的生产队长认识。
方圆没打算通过市局或者部里来解决将这事,先不说市局同不同意,一旦上面知道了,简单的问题反而复杂化了。
直接跟生产队对接就少了这方面的麻烦……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方圆在做媒这件事上明显没有经验。
把余英的身份、境况一说,生产队队长一脸为难:“方领导,您做的媒肯定是靠谱的,不过这事还真有点难处,我们生产队是有单身的小伙子,但这姑娘的条件……恐怕人家看不上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