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821假粮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821假粮票 (第2/3页)

话我信。”唐植桐呵呵一笑,小王同学并不馋,但也是真的喜欢吃。

    两人回到家的时候,张桂芳正在守着她的“百宝箱”做套袖。

    说是百宝箱,其实是针线箩筐。

    这个针线箩筐是老太太用过的,里面装着剪刀、针、线、顶针、碎布头,甚至还有前几年发的选民证。

    俗话说:笑脏笑烂不笑补。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家庭都有这么一个针线箩筐,就连小王同学现在也有一个,里面盛放着针线及她之前做衣服、笔袋、书包等没用完的布头、皮料。

    “妈,离凤珍下乡还好几天呢,不着急做套袖,等明儿亮堂的时候再做吧。”四九城的老房子绝大多数都没有后窗户,自己家也不例外,屋里的光线有些暗,唐植桐遂开口劝道。

    “这会正得闲,明儿还有明儿的事呢。”张桂芳头也不抬的回了一句。

    “得,那您也要注意保护眼,一副老花镜可不便宜。”唐植桐没放弃,继续劝道。

    “我还没到眼花的年纪,你该干嘛干嘛去。”张桂芳不为所动,不过这次抬头瞅了儿子一眼。

    “得嘞!正好还有事没干完呢。”唐植桐见劝不动,也就不再劝,等母亲花眼就去配镜呗,反正自家也不缺这副眼镜钱。

    唐植桐所谓的正事是合作医疗提案的事,数据有点多,用词也得斟酌,他一直没有完稿。

    小王同学今儿早上出门的时候,将厢房的门给关上了,经过一天暴晒,屋里有点热。

    绝大多数四九城居民都面临夏日炎热的问题,很多家庭在夏天时都挂门帘子,然后敞开门通风。

    门帘子能挡住一些蚊虫,对于保护个人隐私起不到多大的作用,里面的人在干啥,站外面能看个大差不差。

    不过暑热无君子,大家顾不得那么多。

    “你说咱们把风扇放哪儿好?”打开房门,一进屋,小王同学就开始规划放风扇的位置。

    去年两人刚结婚没多久就迎来了夏天,正是你侬我侬的兴头上,每逢要做点啥,都要关门关窗,室内热得很。

    今年叶主任给准备了电风扇,小王同学的心思就活络了起来,她不想再体验一次去年蒸笼的感觉。

    “回头我再拉条线,接个插排,线长一点。看书的时候就放这边,等睡觉的时候放床尾。”唐植桐打量了一眼屋内,房间不大,但用屏风人为的隔成了三间,想用一台风扇吹遍全屋是不太可能的,只能随用随移动。

    “行,那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小王同学喜滋滋的“命令”道。

    “好嘞,我办事,你放心就成。”唐植桐笑呵呵的答应下来。

    尽管答应下来,但唐植桐心里其实是不以为然的。

    电风扇只是加快了空气的流动,并不能真正起到降温的作用,不过配合上自己外挂薅出来的冷空气,今年家里肯定能过一个凉爽的夏天。

    5月16日,星期一。

    唐家的早饭是咸菜加法式玉米浓汤。

    两碗汤下去,饱腹感明显,身上也微微出了些汗,蹬上自行车被风一吹,又是一个凉爽舒适的春日。

    唐植桐昨晚并没有将提案写完,打算今天到单位后继续完善。

    处理完日常工作,唐植桐为社员立命奋笔疾书的同时,佟祥松一脸兴奋的冲进了佟旺的书房:“阿玛!买到粮票了!”

    “这么大个人了还毛毛躁躁的,告诉你多少次了,每临大事要有静气。”佟旺此时正在书房擦拭他那些家传的宝贝,有颜色绚丽、花纹复杂的花瓶,有颜色单一不怎么起眼的碗碟、茶杯,形色各异,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精致。

    这阵子的副食供应量不足,肉食一天赛一天的贵,尽管自家春节前后囤下了一些酒,可粮食并没有多少。

    以前有黑市的时候,能从黑市买到粮票,佟家买的不仅不多,而且买也只买细粮票。

    四九城粮食供应结构变了,以前的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