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87章 各抒己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87章 各抒己见 (第2/3页)

就说江弦当年看的时候,那是一边儿骂,一边儿又看的那叫一个欲罢不能。

    主要这剧里每个人的人设都无敌了。

    先说圣母刘慧芳吧。

    捡孩子?捡!

    前男友落魄?养!

    现任老公不爽?忍!

    婆婆刁难?受着!

    主打一个“牺牲自己,照亮他人,顺便把身边人全整不会了”。

    观众一边抹泪,“慧芳太好了”,一边捶胸,“求你别好了!歇会儿吧!”

    这人真是全剧的“道德珠穆朗玛峰”,但是但爬上去的人,包括她自己,都冻得不轻。

    用后世的话总结,那妥妥的“讨好型人格晚期”+“拒绝困难症十级患者”。

    男主角王沪生呢,那真是渣男、巨婴、精致利己主义者。

    “软饭硬吃”界初代宗师。

    靠慧芳养家时像鹌鹑,翻身了立马变公鸡。

    嘴边儿最常挂着的一句话就是,“慧芳,你理解我一下行吗?”

    啥意思呢?我要做妖了,你忍着点。

    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娶妻娶贤,然后使劲欺负贤妻”。

    观众对他恨得那叫一个牙痒,堪称“全国统一想扇耳光对象No.1”。

    男二宋大成,能被排进感动全国十大备胎之中。

    深度:憨厚老实的工人阶级代表,默默守护的“中国式暖男”。

    慧芳嫁人了?我帮!

    慧芳有难了?我上!

    慧芳需要肾了?我.

    被发了一整部剧的“好人卡”,完美展示了什么叫“舔狗舔到最后一无所有.”

    总之,这电视剧当年一播,街头巷尾都在讨论的是“刘慧芳该不该捡孩子?”,女孩儿找对象要问的是“王沪生能不能被原谅?”。

    江弦看这剧的时候,也觉着这编剧真能封神了。

    “发刀技术”堪称登峰造极!

    好人必须往死里虐,虐完还得爬起来再被虐。

    剧情走向大概就是:刘慧芳做件好事,引发巨大麻烦,她默默承受,王亚茹火上浇油,宋大成出来灭火,火越灭越大,刘慧芳倒下,观众哭晕在厕所

    那真是“虐心剧”鼻祖级模板,后续所有苦情戏都得叫它一声“祖师爷”,都是照着这模式来的。

    现在一看。

    得,原来编剧就在这儿蹲着呢。

    “小乔提的也有想法,先放着,谁还有?”

    会议室一人一根烟,抽的那叫一个烟雾缭绕,又很快有人陆续讲了几个想法。

    王硕提了个“歌舞厅”出来,“我觉着还是编辑部那套模式,这模式大伙儿也熟悉,不过这次换一个地方,换哪儿呢?就换成歌舞厅,这玩意儿大伙也都熟悉,常去,然后呢,就讲这个歌舞厅里发生的故事,还是每集一个故事,咱们就继续探讨什么恋爱婚姻、家庭伦理、人际关系这些老百姓最关注的话题.”

    “有点儿意思。”一屋子人又听得动了心。

    江弦坐在椅子上,一边儿听,手指一边儿敲着桌面儿。

    看得出来,拍了一部《编辑部的故事》,给这一屋子编剧涨了不少经验,都挺有主意、挺有想法。

    至于王硕说的这个,他也知道。

    《海马歌舞厅》嘛。

    当时马未都开了家歌舞厅,投资了非常多的钱,但是很快这个歌舞厅就黄了。

    为啥呢?

    不是歌舞厅没生意,这年头歌舞厅非常流行。

    主要马未都朋友太多,去了一切消费都往马未都头上记,都免单。

    这么拖着,给他拖破产了。

    后来王硕一合计,给他琢磨一招儿,说拍个电视剧,就拍歌舞厅。

    就这么一部电视剧,让马未都成功翻了本,还赚了几百万。

    嗯.二十多年后,黄磊主演了一部类似的电视剧《深夜食堂》,结构类似《海马歌舞厅》,但是口碑很差。

    总而言之,打个简单的比方,《编辑部的故事》像几个朋友喝着啤酒唠出来的闲磕,《海马歌舞厅》像一伙社会青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